原標題:守護中國電影之根延續藝脈,上影演員劇團回遷舊址 暌違15年,上海電影人重歸武康路
圖片説明:老演員吳雲芳(左)與洪兆森在武康路395號重逢。蔣迪雯攝
29日上午,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拿到一張嶄新的門卡。這張白底的門卡上,印著一幢別致的四層小白樓,紅色字體“出入證”的下方是“牛犇”兩個字。這是上影演員劇團“回家”的日子,劇團裏所有員工都拿到了印有自己名字的專屬門卡。在暌違15年後,上影演員劇團重新回到位於武康路395號的四層小白樓。
梧桐樹掩映下的小白樓,承載了無數上海電影人的記憶。1953年9月4日,上影演員劇團成立。從電影《大路》的金焰,到《馬路天使》的周璇、趙丹、魏鶴齡,《一江春水向東流》的白楊、陶金,上海電影人鑄就了上影演員劇團光輝的起點。上影演員劇團團址起初在南京西路銅仁路,經過七次搬遷,1982年遷入武康路395號。眾多經典電影作品也從小樓裏的排練廳走上大銀幕,為全國觀眾帶來藝術與美的享受。2003年,上影演員劇團遷至虹橋路廣播大廈。這一別,就是15年。
29日上午10時30分,上影演員劇團在小白樓前舉行回遷儀式,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和上影演員劇團團長佟瑞欣在武康路395號門口,揭下“上影演員劇團”銘牌上的紅布,宣告上影演員劇團回歸。
“家”變得更美,不變的是傳統
牛犇、向梅、楊在葆、梁波羅……劇團裏幾乎能來的成員,都早早趕來見證這一重要時刻。98歲高齡的表演藝術家李季,在女兒的陪同下前來。還沒走進大院,老人家就被守候在武康路上的影迷“逮”個正著,請他在冊子上簽下自己的名字。李季像個孩子,難掩興奮之情,説:“今天回家,太開心了。”
昔日那個熟悉的“家”,變得更加美麗。在向梅眼中,這個“家”的整體佈局和行走路線還是老樣子,但所有的傢具和細節都更時尚和美觀。早年,家住建國西路附近的牛犇,每次騎15分鐘自行車來上班。當年用來停放自行車的西側車棚,如今改成了玻璃房和藝術家沙龍,方便老藝術家喝咖啡、聊電影。
對牛犇來説,這幢大樓還多了一點和別人不同的記憶。他回憶:“當年,時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的張瑞芳拿到了劇團遷址這幢樓的批文,但在當時,要真正落實下來,還需要走許多流程。因此,我和舒適的夫人鳳凰一起,跑了很多部門。”他坦言:“我們懷念這個‘家’,更難忘老一輩電影工作者的貢獻。他們在這裡工作、生活,留下很多優秀作品以及值得繼承和發揚的傳統。”
活躍在影視一線的青年演員陳龍,也回“家”了。“我2013年才進劇團,當時劇團已經搬離了武康路。但在我十幾歲時,這裡對我來説就像一個聖地。我經常特意路過,就為了看一眼武康路395號,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沒想到,真的實現了。”
今年恰逢劇團老團長張瑞芳誕辰100週年,被安置在小院竹林中的張瑞芳半身銅像同日揭幕。上影演員劇團四代演員代表向梅、毛永明、陳龍、王維維,張瑞芳家屬代表、編劇何晴,劇團老朋友江平等為銅像揭幕。
期待更多璀璨新星從劇團升起
十年栽樹,百年育人。上影集團贈送演員劇團一株紅楓樹,寓意劇團新人人才輩出,影視創作紅紅火火。上影集團總裁王健兒和劇團藝術家代表楊在葆、梁波羅、達式常、何麟、崔傑等共同為新樹培第一鍬土。牛犇、吳貽弓、馬偉根、徐春萍、何文權、邵文林、許朋樂、汪天雲、程堅軍、王小軍等共同為新樹培土澆水。
今年是上影演員劇團65周歲生日。佟瑞欣表示:“劇團回歸武康路395號舊址,這裡是上影演員劇團的根,承載了劇團許多人的故事。不忘初心,守護好上影演員劇團這個中國電影之根,是每一位上影劇團團員的責任和使命。”任仲倫説:“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上海電影為中國電影的初創和發展建立了卓越的功勳。星光熠熠,藝脈綿延。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不單單是追憶劇團歷史,更是期冀未來。期待更多璀璨的新星從劇團升起,將他們的名字也能和眾多前輩一樣,書寫在中國電影的蒼穹之上。”
電影《家》《林則徐》《武訓傳》《春滿人間》《李雙雙》《護士日記》《北國江南》《羊城暗哨》《老兵新傳》《年青一代》《南征北戰》《難忘的戰鬥》《紅日》《五十一號兵站》《今天我休息》《藍色檔案》《大橋下面》《廬山戀》《日出》《鄒碧華》等,是上影演員劇團的藝術家為新中國電影譜寫的篇章,院內新鋪設的清水磚上為之刻下“上影演員劇團,1953—2018”。這兩年,上影演員劇團專門請劇團的秦怡、王丹鳳、牛犇、向梅、楊在葆、達式常、梁波羅、陳衝、張瑜、龔雪、趙靜、王景春、陳龍、唐嫣等幾代藝術家、明星演員留下手印和簽名,為中國電影史留下印記。現在,這些手印都鑲嵌到挨著武康路的青石板小道上,這裡已然成為一條上海電影的藝術長廊,也成為上海電影的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