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前夕外灘大變樣 上海美出新高度——是這個復旦團隊的努力

2018-11-07 08:49:01|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進博會前夕外灘大變樣 上海美出新高度——是這個復旦團隊的努力

圖説:外灘燈光照片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黃浦區老外灘保留老建築的特性;浦東新區的陸家嘴展現現代感的魅力;虹口區的45公里濱江岸線重點打造綠化照明,悠閒而安逸;楊浦區利用燈光凸顯後工業在新百年的蓬勃生機……

(手機模式下請橫屏瀏覽)

進博會前夕外灘大變樣 上海美出新高度——是這個復旦團隊的努力

  今年2月,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袁樵主持、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的《黃浦江兩岸景觀照明總體方案》獲批通過,從徐浦大橋至吳淞口約40多公里岸線的相關工程將力爭在2020年基本完成。進博會前夕外灘大變樣,上海美出新高度,背後是這個復旦團隊的努力。

  晚上十點,“不夜城”漸漸睡去,燈光調試卻如火如荼;淩晨一點,調試基本完成,回所裏和團隊一起趕制修改方案和動態效果圖;上午九點,跟負責領導彙報,與相關負責人協商;下午三點,收到各區反饋,進一步細化修改方案;夜幕降臨,再去現場調試燈光……二十四小時“連軸轉”是袁樵和他的團隊整個十月份的日常。其實,自袁樵擔上了黃浦江兩岸景觀照明提升總體方案總設計師的擔子後,便再難得有空閒了。

  如今,趕上了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也趕上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楊浦大橋至南浦大橋近20公里的岸線景觀照明新建、改建和黃浦江兩岸景觀照明集中控制系統建設工程已進入尾聲,4座跨江大橋、楊浦大橋至南浦大橋之間的340多棟建築、16座碼頭基本完成提前提升改造並正常亮燈,目前正在不斷調試和完善。

進博會前夕外灘大變樣 上海美出新高度——是這個復旦團隊的努力

  博採眾長,給浦江兩岸披上華彩“外衣”

  作為全球最早開始規模化發展景觀照明的城市之一,上海早在19世紀80年代末就對南京路商業街進行了霓虹燈店招的改造,並在外灘萬國建築群首次引進了大功率氣體放電燈進行泛光照明,取代較為呆板的白熾燈打輪廓,從此一舉成名,蜚聲海內外。

  但與讚美相伴的,也有質疑:景觀燈光是不是太浪費電了?是不是“形象工程”,太要“面子”?五年前,袁樵配合環境係黃文芳老師團隊特意做了一個課題,對上海市的景觀燈光進行績效評估,結果證明,景觀燈光點亮了“流光溢彩”的“夜上海”,同時也帶動了旅遊業、乃至整體經濟的發展。從城市管理的角度,景觀燈光至少是 “準公共産品”。

  “我們係一直和主管部門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有著專業領域很好的溝通,也恰逢《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出臺,大方向定了,我們便協助去做具體落實的工作。”幾十年的經驗告訴袁樵,景觀照明不止把“燈光”做好那麼簡單,還關乎建築、植物、人類活動等,不能閉門造車,得有大視野。

  2016年年底,上海正式啟動黃浦江兩岸景觀照明提升國際方案徵集,國內外50多家設計單位報名參賽,最終選中六家。獲得第三名的是一家日本企業,最擅長景觀綠化,講究照明與原生植物的配合;第二名歸屬一家德國的設計公司,他們拿出了一個充滿歡迎氣氛的方案,很適合入海口處的照明設計,讓溯流而上的遊客在入口便感受到上海的熱情;第一名的設計獲得了專家評審的一致認可,“點燈儀式”被認為是所有創意中獨一無二的、最好的一個。袁樵及其團隊博採眾長,經過再整合,再提升,再創新,最終形成了有上海特色的總體方案。

  什麼是上海特色?袁樵覺得,是這座城市傳統與現代的交融所沉澱下來的氣質。“首先,我們還是堅持傳統。”過去許多年,很多人想讓外灘動起來、炫起來,這從技術角度來説不難實現,但袁樵還是“克制住了”。“過去30年形成的東西大家都接受,其實很不容易,應該珍惜,也應該守住。”同時,“時代感”也沒被袁樵忽視。幸好,黃浦江天然的大轉彎和合適的寬度給予了他方便。“如果關注點只放在外灘,外灘需要承擔的功能就太多了,又要傳承,又要創新,現在有兩岸的配合,我們可以把現代的動感的效果放在北外灘,放在陸家嘴。” 袁樵説。

  橫跨江面,兩岸聯動,分則個性鮮明,合則和諧統一。外灘的照明設計講究細膩,LED裝置隱藏于建築樓宇間,不再“過度曝光”,大氣而溫柔;北外灘和陸家嘴的照明設計講究配合,高樓大廈間一改“爭奇鬥艷”、互搶風頭的架勢,以東方明珠和上海中心為核心,相互輝映,彼此成就。整體的和諧統一就是袁樵擔任總設計師以來一以貫之的設計理念。

  反復調試,用“儀式感”讓城市關懷升溫

  雖説總體方案設計時打破了行政分區的限制,但具體工程方案的落實還得靠各個區獨立完成。如何保證最終呈現效果能滿足總體方案的預期?一開始,袁樵也犯了難。

  “市裏面要求我們做總控,那麼就是裁判員,你不能又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所以我們沒辦法去做每個區的深化設計。”袁樵和團隊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技術標準、亮度測量及調整的指標編制,挨個到每個區和相關負責人接洽,講清楚要求,同時配合專家委員會的工作,在施工過程中持續測試,及時把控,保證照明的明暗、顏色等效果達到要求。

  陸家嘴企業林立,施工得跟各家單位、各大公司做好溝通;江兩岸小區不少,居民也多,晚上裝燈可能會造成光污染;有的燈“年事已高”,十幾年前的技術已經過時了,現在怎麼調控這些“老古董”也是件難事……袁樵笑稱,設計團隊和各區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有時候是“政府代言人”,和業主解釋景觀照明提升的意義;有時候是“居委會大媽”,安撫被打擾的居民的情緒;有時候是“技術救火員”,幫助解決技術上的難題。

  照明裝置安裝到位了,江兩岸的燈光佈置也差不多就緒,看起來快大功告成的時候,袁樵反而更忙了,忙著一一調試那些“不守規矩”的燈光。“比如陸家嘴和北外灘的那幾個樓,我們想讓所有燈在同一秒全部點亮,但有的樓上燈還是老式的,開起來就得很久,所以現在有時候還是有那麼幾秒的差。”

  另外,陸家嘴有的辦公樓裏深夜也有員工上班,結合建築的內透性,袁樵帶領團隊在設計上也進行了新的嘗試,運用智慧化的改造把建築內部燈光利用起來,形成由內而外的變化。時間、明暗、光色、不同燈光之間動態效果的配合,都得在袁樵的手下經過精益求精的調整和磨合。

  黃浦區的老外灘保留了老建築的特性;浦東新區的陸家嘴展現了現代感的魅力;虹口區在去年貫通的45公里濱江岸線重點打造了綠化照明,悠閒而安逸;楊浦區利用“中國最早的水廠”、“中國最早的電廠”等歷史標簽,用燈光凸顯後工業在新百年的蓬勃生機……袁樵和團隊手上端著“調色盤”,把個性鮮明、異彩紛呈的各區景觀彼此調和,共同譜繪一幅精彩畫卷。

  “對設計的人來説,總歸是不夠完美的。”雖然現在的燈光效果已大體達到了方案的設計要求,袁樵表示,景觀照明的提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鋼筋水泥搭建的建築靜態而冰冷,但燈光可以給它們活力和溫度。“我們講‘建築可閱讀’,通過燈光的設計真的可以實現這一點。”袁樵設想,可以通過燈光的變化來完成“講述”。比如,外灘萬國建築群中不少樓宇是來自匈牙利的建築師鄔達克設計的,到了他的紀念日,所有由他設計的樓可以同時亮起來。再如,到了每棟樓的落成之日,也可以亮燈以慶祝它的“生日”。“景觀燈時不時發生的一些小改變,就能成為大家平常生活中的一點調劑,這是城市的關懷,很有意義。”

  面向世界,打造上海的璀璨“項鍊”

  10月24日晚,市委書記李強、市長應勇登船沿江檢查黃浦江兩岸景觀燈光提升改造工程和“黃浦江遊覽”世界級旅遊精品建設工作,袁樵在側,全程陪同講解。

  袁樵記得,李書記主動問他,是不是臨時增加了一些燈光表演,還説市民和遊客到江邊來大多是以放鬆、休閒為主,燈光還是要配合這個氣氛。而讓袁樵印象深刻的是,李書記説黃浦的燈光是做給浦東看的,浦東的燈光是做給黃浦看的,大家要多為對岸考慮。這種換位思想啟發了袁樵如何在未來更好地提升和改善整個設計。

  袁樵説,參與這個項目的人都有很強的使命感,上海要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擔當中國對外的窗口,照明景觀是城市的“名片”,“目前還不能説已經完美,要把這個項目真正做好,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