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説明:①正在舉辦的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上海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迎來首演
圖片説明:②上海京劇院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合作出品的3D全景聲京劇電影《曹操與楊修》,成為第一部進入商業院線的戲曲電影
圖片説明:③在“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的托舉中,上海歌舞團的朱潔靜領著舞劇《朱鹮》振翅飛赴世界超過200場
圖片説明:④今年2月,上海民族樂團展開歐洲巡演,在八座城市上演《海上生民樂》,8000年的骨笛和3000年的古琴,向世界奏出中華文化的曼妙音符
圖片説明:上海歌舞團原創舞劇《朱鹮》
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滬上文藝工作者不忘初心,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藝術創作彰顯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文藝創作劃定了新時代新要求: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
上海作為文化碼頭,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基因在這裡交匯、傳承、發揚光大。一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上海藝術家在全面追求新時代文藝作品創作的突破與創新上取得了重大成就——
統計顯示,至今年10月,上海所有演出場次已近三萬場,比一年前大幅增長。令人關注的是,上海各大院團在原創新劇目上發力,成為帶動這一輪舞臺流光溢彩的重要源頭。僅以正在進行中的第二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為例,上海芭蕾舞團《閃閃的紅星》、上海歌劇院《晨鐘》、上海木偶劇團《最後一頭戰象》、上海交響樂團《創世秘符》、上海民族樂團《共同家園》、上海越劇院《素女與魃》等劇目,無一不是原創並首演。
點滴成績、步步突破,都來自於結合上海文藝現狀,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結果。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不斷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志在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這座城市,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用一句話概括: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藝創作的重要論述,照亮了上海的舞臺。
一張圖紙:“一團一策”破解創作力瓶頸,“一團一精品”初現雛形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我們的文藝創作,存在著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
對照自身,上海文藝界展開了一場觸動靈魂的自我拷問。上海文藝有過輝煌,也有過沉寂。人們一度看不到激動人心的原創新作,部分院團的人才隊伍也面臨青黃不接。
為突破文藝創作生産力的瓶頸,結合自身發展特點,上海從頂層設計入手,力推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一團一策”改革。這場改革涵蓋了藝術實踐的多個層面:既解決體制機制的問題;也解決院團在經費保障、人才培養引進、演出場館缺乏等方面的問題;同時,更為各家院團根據各自藝術本體的特色制訂規劃創造了空間。而改革的目的一以貫之:激勵原創,鼓勵演出,培育人才。
可貴的是,“一團一策”這張圖紙,始終在深化、細化中一步步完善著。這就是為什麼,黨的十九大召開後,上海出臺的第一項改革舉措即來自文化——“文創50條”發佈,並亮出“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目標。
演藝之都,既是好戲佳作的大碼頭,更應是精品力作的蓬勃源頭。2018年初,上海印發《關於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加快建成國際文化大都市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了“五年百部精品”的創作目標。
如今,在上海各主要文藝院團,“一團一精品”初現雛形:
上海芭蕾舞團《閃閃的紅星》首演後,專家評論,“上芭繼《白毛女》之後全新的紅色傳家寶有了起點。”
《敦煌女兒》全國巡演,觀眾們給了上海滬劇院院長茅善玉如是反饋,“讀懂了一位不平凡的中國當代女性,更讀懂了一代代中國人對文化的堅守”。
上海歌劇院敲響《晨鐘》,從紅色文化和海派文化中獲取靈感,反映了中國共産黨建黨之初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
上海木偶劇團用一頭三米高的“戰象”同時挑戰國內木偶製作和舞臺製作的極限,震撼了觀眾,更震驚了國際行家。
一份胸懷:以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為文藝創作蓄人才、育好戲
習近平總書記不止一次強調: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必須有大批的德藝雙馨文藝名家。黨的十九大報告更明確——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準創作人才。
為人才蓄水,“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進行到了第四年。這些年,在該計劃的托舉中,上海歌舞團的朱潔靜領著舞劇《朱鹮》振翅飛赴世界超過200場;上海芭蕾舞團的吳虎生,能在原創舞劇《哈姆雷特》《閃閃的紅星》裏接連挑大梁,也能在兩部中型作品裏展現編舞才華;上海京劇院則打開門,支持王珮瑜等優秀青年演員跨界,支持他們以開辦個人工作室等方式弘揚京劇藝術。今年,該計劃再次把專題研修班開進了紅旗渠。17位青年文藝工作者重走這條共産黨人帶領人民修建的“世界奇跡”,實地學習讓青年創作者們更深刻體會到,“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是文藝創作不變的要義。
為好戲護航,上海每年都要修訂“上海文藝創作重點選題推薦”,為全市的創作力量導航,更有多項專項資金,給予戲曲等專業領域的創作以更多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各文藝基金、文化獎項評選中,上海不僅端平民營與國有“一碗水”,甚至適度向民營力量傾斜。比如市文廣影視局積極出臺政策,通過扶持資金、政府採購、文化配送等方式對民營院團給予財政支持。得益於此,基層院團、民營院團作為一股重要創作力量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上海舞臺上。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重大文藝創作,參與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贏得了業界和市場齊聲稱道。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舞臺上,《許村故事》《生命行歌》《星期日工程師》《小巷總理》等四部現實題材話劇,其原型都出自基層一線,其背後推手都不是市級國有院團。
田耘社班主趙松濤的話可以代表滬上250多家註冊民營文藝院團的心聲:“近年來,民營院團能發展壯大,與上海營造的文化生態密不可分,與上海大氣包容的城市特質密不可分。”
英雄不問出處,只看藝術指標。一座海納百川的城市,以此胸懷為文藝創作蓄人才、育好戲。因為這份胸懷,上海已形成市屬院團、區屬院團、民營院團為主的多梯次創作矩陣。同樣因為這份胸懷,上海始終照顧好昨天的“臺柱”,珍惜好今天的“臺柱”,培養好明天的“臺柱”。
人才活力迸發,這才有了上海舞臺好戲連臺。
一種探索:以時代精神賦能創作,借“雙創”思維激活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的十九大閉幕一年來,上海文藝工作者努力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不久前,3D昆劇電影《景陽鐘》獲頒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鶴獎”藝術貢獻獎。在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看來,這是世界舞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再致敬,亦是600年昆劇在21世紀活潑生長的極佳注腳。
事實上,戲曲電影儼然是上海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打造出的一張“上海文化”金名片。上海京劇院與上海廣播電視臺合作出品了3D全景聲京劇電影三部曲《霸王別姬》《蕭何月下追韓信》《曹操與楊修》,如今,第四部《貞觀盛世》已進入了製作。上海越劇院繼3D越劇電影《西廂記》後,今年8月又迎來了4K越劇電影《雙飛翼》開機;上海滬劇院的滬劇電影《雷雨》業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當然,傳統文化要走通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之道,絕不只靠單一手段。上海各戲曲院團從自身劇種特點、生存環境出發,借多元化的傳播途徑、多種身姿來放大傳統文化的魅力。滬劇藝術節、滬劇交響演唱會、曼妙花園會、滬語訓練營等四大品牌活動,都是上海滬劇院打出的“雙創”牌,以讓傳統與現代、鄉土與摩登、舞臺與生活,相互滲透;中國傳統的木偶戲,常在小劇場裏演出,但上海木偶劇團《最後一頭戰象》橫空出世,在木偶技與藝的突破上,被各方評論“能在國際木偶發展史上留痕”。
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同樣意味著對於西方優秀文化的借用與化用。交響樂是最早經由上海傳到中國的西方藝術,上海交響樂團新推《創世秘符》,用外來藝術講好中華文化之源的故事。歌劇同樣舶來,《晨鐘》糅合了評劇、梆子、豫劇等中國北方戲曲元素,對西洋歌劇完成了有效的本土化改造。
所有的創新舉措連點成線再到面,邏輯清晰——緊緊抓住新時代這一文藝創作前所未有的機遇期,讓藝術與時代精神、文化需求、審美變化緊密結合起來。從思想內容到表現形式,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在上海的舞臺創作中熠熠生輝。
一顆雄心: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為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作更大貢獻
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這是新時代賦予文藝工作者的神聖使命。一年來,上海文藝界努力書寫著自己的答卷。
今年2月,上海民族樂團展開歐洲巡演,在倫敦、巴黎、柏林等八座城市上演《海上生民樂》,8000年的骨笛和3000年的古琴,向世界奏出中華文化的曼妙音符。有意思的是,這臺音樂會成功“圈粉”,德國作曲家克裏斯蒂安·佑斯特因此主動為上海民族樂團譜寫一整臺民樂音樂會《上海奧德賽·外灘故事》。
上海昆劇團在今年加快了主動傳播的腳步。今年9月至12月,美國、日本、奧地利、德國等國,都將留下上昆“走出去”的軌跡。這是該團繼去年的希臘、俄羅斯、阿爾巴尼亞和日本等國後,把中國的“百戲之祖”帶往更廣闊的世界。
“中國作品,當代氣質,國際表達”的創作理念同樣存于上海交響樂團。不久前,北京太廟前的一場音樂會“轟動了整個樂壇”,上海交響樂團與世界第一古典音樂廠牌德意志唱片公司合作,以中國作品《良宵》拉開帷幕,奏響中國聲音。僅三天,演出相關內容在全球網絡總點擊量已達7893萬次。演出不僅留下了諸多“第一”,還強調了一個事實:上交是第一支簽約德意志唱片公司並向全球發行唱片的中國樂團,與柏林愛樂、維也納愛樂等世界頂級樂團共享發行渠道。
贏得世界頂級的發行渠道,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用“漸變”和“國際思維”來概括,“漸變”是指多年來不斷“走出去”積累下的行業認可度和國際影響力;“國際思維”則從近年來上交打造的一系列文化品牌中能見一二。當他們帶著享譽世界的大師文格洛夫隨團巡演並奏響《梁祝》,當上交新年音樂會與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表演者高度重合,當上海在斯特恩國際小提琴大賽中制定規則、選擇曲目,世界認可一個專業化、國際化中國樂團的同時,更認可了“上海文化”的平臺能級。
置於要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的語境下,有份雄心逐漸凸顯: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上海能夠也理應作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