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貿”逛進博會 “買全球”的新故事正在發生

2018-11-12 11:13:5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24年前,大學畢業的葛燕進入上海五礦進出口公司,成為一名出口部的外銷員,把焦炭賣到歐美和日本。24年後,她以採購商的身份走進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尋找更多符合大健康概念的新産品。從當年外商排隊找上門的風光,到外貿經營權放開後的迷茫,如今的葛燕帶領團隊“買全球賣全球”,進出口的路子越走越寬,而其身份的轉變恰是我國貿易多元化的縮影。

“老外貿”逛進博會 “買全球”的新故事正在發生

圖説:距離不是問題,語言沒有障礙,年輕的採購者與外商溝通自如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 攝

  外貿公司曾是“金飯碗”

  在國家會展中心的商業廣場裏,東浩蘭生健康生活館已在上個月開幕。韓國面膜、新西蘭奶粉、日本餅乾都是東浩蘭生上海開鑫進出口有限公司引進的産品,這裡也是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線下“6+365”常年展示交易平臺之一。而葛燕正是開鑫的總經理。

  “健康養生是這裡所有進口商品的主題。”無論是運動服、護膚品,還是食品、保健品,葛燕和團隊的進口方向都是大健康,他們挂著採購商的證件,一天在展館裏走上3萬多步。誰能想到,24年前的廣交會上,她還坐在展臺裏,接待排著隊的外商,簽下一張張出口單。

  “那年我大學畢業,進入上海五礦進出口公司的出口部,做礦産品出口業務。當時這可是外貿公司‘五朵金花’之一,堪稱‘金飯碗’。”她至今還清楚地記得,公司標誌就是一隻機械手舉著礦石。

  葛燕在工作中打交道的,既有購買礦石等原料的歐美公司,也有採購油毛氈等建材的亞洲國家。“工作第一年我就跟著公司去了廣交會,人太多了,來自全球的外商排著隊等在我們的旁邊。因為一年只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各種成交在展臺上就完成了。”

  外貿形勢一片大好,是葛燕初入行的感受。當時從她的手上賣出去的,既有焦炭、礦石這樣的礦産原料,也有油毛氈等初級工業品,還有她個人開拓的服裝、南翔小籠、海鷗牌醬油等。當年的外貿人更是領風尚之先的“弄潮兒”,因為常有國外出差的機會,身邊人艷羨不已。“雖然出國津貼很少,經常要拎著兩個大箱子的樣品坐公共交通,曾經還被困在南非礦山裏,爬了100多層才上來。但能走出國門還是很興奮,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在世界地圖上插滿100個國家的小旗。”

  痛苦轉型找到方向

  但在1999年之後,國有外貿進出口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消失殆盡了。1999年1月1日,《關於賦予私營生産企業和科研院所自營進出口權的暫行規定》開始執行,此後經營進出口的門檻一降再降,我國擁有外貿經營權的企業從最初的十幾家增長到了幾十萬家。

  葛燕經歷了我國外貿經營權不斷放開的全過程,從1999年開始,激烈的市場競爭等待著她。而隨著我國加入WTO,中國的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從鼓勵出口向著“出口和進口並重”的方向轉變。

  “包括我們在內的國有外貿公司度過了一段艱難的日子。”幸運的是,過去錦上添花的服裝出口,意外給她帶來轉型的機會。2001年,五礦將輕紡業務併入開鑫,葛燕就從來料加工開始,尋找新的方向。她走過彎路,陷入過低谷,10年前開始兩條腿走路,把進出口都做了起來。“10年前我們開始從紡織品面料的進口擴大到其他産品的進口。2年前,我們搭建了開鑫尚品(SK Style)和‘一顆鮮果’兩個互聯網平臺,明確以大健康為主線,一方面尋找優質的國外供貨商,另一方面整合國內外資源,結合國內的消費升級趨勢,引進了一大批的進口商品。”

  她告訴記者,如今公司業務早已不是20多年前的100%出口,而是出口占40%,進口占20%,內貿佔40%,下一步還將借助進博會的契機,繼續調整比例。“事實上,我們的業務已經很難純粹按照進出口來分割,比方説這件3D定制壓力服,通過3D掃描測量身體數據,可以完成精準定制。它的面料是意大利進口的,3D技術來自於美國公司,中國團隊通過技術創新,開創3D技術在服裝領域的新應用,瞄準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的窗口期而推出。不僅僅在中國,這個項目已經走到了荷蘭、比利時,很受運動愛好者的關注。”

  站在“買全球賣全球”的第一線

  當前,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已經由“擴大出口為主”轉變為“鼓勵出口和增加進口並重”。專家認為,當今世界出口大國不一定是經濟強國,出口大國可能是原料加工的出口大國,是一般意義上的貿易大國,但當今世界進口大國一定是經濟強國,進口大國將極大提升貿易的話語權和定價權。

   回顧自己24年的從業經歷,葛燕對此深有感受。“在以出口為導向的年代,我們一開始出口原料,後來有了技術,就出口工業製成品。隨著國內企業有了設計研發能力,就為國外企業做ODM,定制商品,部分加工貿易成為中國貿易的主導形式。近年來,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的日新月異,我們才發現,原來最大的市場就在我們身邊。”

  這兩天,葛燕不是在公司,就是在進博會,全公司的業務員都在進博會裏找機會。機會在哪?就在進口市場。“這兩年我們已經和一些海外知名品牌合作,引進了他們的産品。但在進博會上,你能看到同一個産區的同類産品,由不同的參展商帶來,這就有助於我們拓展合作夥伴。此外,我們還在尋找健康養生領域的新熱點,快消品升級換代非常快,而最新最全的産品就在進博會上。”與此同時,東浩蘭生健康生活館裏也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國內採購商,工作人員在館內引導介紹了一整天,步數超過3萬。“這些採購商的到來為我們提供了國內消費市場的第一手信息。”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外貿行業走過了三代人。葛燕説,相比第一代人的勤奮、第二代人的專業,如今的“80後”正逐漸成為中流砥柱的第三代,而創新是他們最大的特質。

  從出口導向型到進出口平衡發展,伴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葛燕和她的公司早已不是傳統的外貿人,而是“買全球賣全球”的第一線。年年辦的進博會為他們提供了加速轉型發展的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