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數據分析啟用上海原創技術

2018-11-15 09:55:2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記者11月14日從工信部組織的“大數據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高峰論壇暨2018大數據産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發佈會”上獲悉,使用上海原創技術的“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入選工信部2018年大數據産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將為我國在大數據分析挖掘領域實現高效能、高安全提供國際原創技術路徑。

  當前,我國正在實施大數據戰略。隨著各行各業積累數據量的增加,數據處理的複雜性、系統能耗、數據安全等挑戰隨之凸顯。“數據大”轉換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數據”難度,與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強勁需求形成反差。如何消除這種反差?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鄔江興認為,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能提供解決方案。

  “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由上海紅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紅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復旦大學等單位牽頭研製。“擬態大數據”源自“擬態計算”,後者則源自一種動物——擬態章魚。它能通過扭曲肢體、改變顏色,模倣十幾種動物的外表和行為。受此啟發,鄔江興提出了研發擬態計算機的構想:計算結構動態可變,適應各種不同應用,以提高計算機效能。在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支持下,他帶領團隊耗時6年,研製出世界首臺擬態計算機原理樣機。2013年,這項成果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201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2015年,“擬態安全”作為重大戰略項目,寫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22條意見”。從那以後,擬態計算和擬態安全技術得到市科委、市經信委的更大支持。研發團隊將其應用於大數據領域,並牽頭成立了全國首個“大數據試驗場”聯盟,建設引領學術、技術、應用、産業發展的創新策源平臺。“大數據試驗場”的建設運營,為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此次入選國家示範項目打下了基礎。目前,來自試驗場的成果正在嘉興審計系統全面上線應用。

  鄔江興表示,與國內外大多數大數據産品不同,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打破了立足於通用計算資源與開源架構的堆疊技術路線,一改數據安全和業務安全領域普遍採取的“外挂式”被動防禦策略,引入國際原創的擬態計算和擬態防禦理論,從根本上突破體系架構單一性束縛,提高了數據處理與存儲效率。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能適應當前“有毒帶菌”的網絡空間生態,以一體化魯棒構造産生的內生安全機制,推動該平臺形成“自身免疫力”,完成系統整體的升級換代。

  據悉,通用擬態大數據平臺的建設目標是研製面向大數據處理場景、軟硬體深度耦合、節能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大數據標準化裝備,探索建立自主可控的大數據基礎設施,為數據獲取、存儲、分析、運用等環節提供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