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之後 上海切入“全球藝術品交易時間”

2018-11-16 09:23:49|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同一時間集中推出多個藝術博覽會,形成的強大藝術磁場,令上海進入全城“觀展”模式。製圖:馮曉瑜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圓滿結束,上海又進入了“全球藝術品交易時間”。近日,上海藝術博覽會、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等一連多個藝術博覽會在申城密集登場,吸引了海內外收藏家打著“飛的”前來“一站式”看展和選購藝術品。濃厚的藝術氛圍迸發出無限生機,上海正日益呈現出藝術之都的非凡氣勢。

  規模化效應,形成強大藝術磁場

  11月的上海,是全球藝術日程上的重要一站。據粗略統計,上個週末,上海推出的重量級藝術博覽會和展覽就有十余個。藝術氛圍之濃郁,從酒店預訂可以直觀看出。黃金地段的五星級酒店連續數日幾乎爆滿,來自全球的藏家、畫廊從業人員、藝術愛好者相聚上海,加入一場場國際級的饕餮盛宴。

  僅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辦的第22屆上海藝術博覽會為例,參展的近120家畫廊中,有50余家來自海外,佔比近半。西岸藝術中心推出的第五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在兩萬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匯聚了來自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南美洲43個城市超過110家國際重要畫廊。作為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展覽板塊中的明星成員,短短六年間,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已從一個“小而美”迅速躋身為國際主流。今年,來自全球18個國家及地區的103家頂級畫廊齊聚上海展覽中心,精心呈現國內外的5000多件當代藝術作品,其中不乏羅伯特·勞森伯格、村上隆等知名藝術家的代表作。

  同一時間集中推出多個藝術博覽會,形成的強大藝術磁場,令上海進入全城“觀展”模式。即使百元以上的門票價格也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上海各大藝術展覽和博覽會入口處,等候入場的隊伍蜿蜒不絕,甚至有一些外地藝術同行直接拖著行李箱入場,為了不錯過第一時間與世界藝術的“約會”。

  規模化效應,帶來喜人的成交量。上海藝術博覽會在開幕前一天晚上的預展上,多家畫廊的展品已銷售過半。在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印度DAG畫廊將印度色彩抽象主義藝術家納瓦爾·巴夫薩爾首次帶到了中國。僅僅三天時間,帶來的15幅作品只剩下了四幅,其他全部售罄。“上海真是個魔力之城,在這裡,我感受到了威尼斯雙年展和巴塞爾藝術博覽會的雙重氣息。”畫廊藝術總監阿索爾説,明年他們還會再來,帶來更多全新的藝術家作品。

  藝術品交易之外,不忘扶持本土藝術家

  “中國市場日益增長的藝術消費實力,上海的文化碼頭效應和國際化視野,是吸引這些全球頂級畫廊的重要原因。不過,我們在為國際畫廊打開中國市場的同時,也要扶持培養本土藝術家,建立更加健康、完整的藝術生態,使上海成為真正的藝術熱土。”藝評人傅軍如是説。

  令人欣喜的是,滬上各大藝博會在滿足藝術品交易需求的前提下,把社會責任、學術把關等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比如,作為中國藝術市場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全過程的見證者,上海藝博會拿出最好的展位,力推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更把數十位全國頂級的美術批評家、藝術學者請進會場,為中國當代藝術“把脈”。

  今年,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推出了全新影像單元,在LED大螢幕上每天12小時不間斷播放90多個藝術家的100多件影像作品。這是國內藝博會首次在戶外大量展示當代影像藝術作品,以直觀方式呈現過去30年中國影像藝術的發展和如今的多元化姿態。

  上海廿一當代藝術博覽會的展位十分緊俏,卻依然強調“本土”立場,要求至少有一半的畫廊是中國“血統”。“我們的博覽會是用上海區號021命名的,從第一屆開始,定位就是要做一個跟中國社會一起成長起來的博覽會。”創始人之一週大為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