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之輩》滿懷溫情的酸楚

2018-11-28 09:31:44|來源:北京晨報|編輯:陸琲嘉 |責編:劉徵宇

《無名之輩》滿懷溫情的酸楚

《無名之輩》滿懷溫情的酸楚

《無名之輩》滿懷溫情的酸楚

  在對日本電影《小偷家族》的盛讚還記憶猶新的時候,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一部品質接近的同類題材國産片刷爆了口碑。描寫社會邊緣人物的電影《無名之輩》在一週多的放映過程中,完美地實現了電影行銷領域中人們期待出現的那種奇跡式“逆襲”,從首日票房的900多萬元到現在的超過3.5億元,並且達到預期票房超過6億元。在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上,這個成績雖然還算不上特別耀眼,但是相比于影片的類型和陣容來説,已經是很值得肯定的成績。

  感動 是最首要的感受

  感動,應該是《無名之輩》最首要的觀影感受。電影將視角對準了城市人群中最底層的那一群,無論是主要人物保安馬先勇,還是他高位截癱的妹妹馬嘉祺,抑或兩位“笨賊”胡廣生和李海根以及李海根的夢中情人按摩小姐肇紅霞,都是日常生活中最沒有存在感的人群,但是《無名之輩》認真地講述著這一群人的故事,並且把每一個人物外在的表層耐心地層層剝離,揭示出他們命運中的不幸因子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內涵,使得一群無名之輩變成了觀眾心中活生生的典型形象,於是,那些原本邊緣的個體,其生命本源深處的躍動也同樣引動了我們的情感共鳴,使得我們與其同喜同悲。

  如果要問觀眾,《無名之輩》中最令人感動的角色,一定不是陳建斌演的男一號馬先勇,而是他的妹妹馬嘉祺。因為哥哥當年的錯誤,馬嘉祺高位截癱,一直都生無可戀,表現出很強的厭世態度,她從脖子以下都不能動,只能用五官來感知世界,所以從口中吐出的,往往是刻薄尖酸的言辭。但是她的內心仍然是驕傲的,而且並沒有真正泯滅對於生活的希望。她的絕望只是失望的積累,所以當胡廣生和李海根兩個笨賊闖入她的生活之後,她的一連串反應,非常耐人尋味,與一般人遇到賊的反應不同,她不但不怕賊,而且還不斷地刺激這兩個持刀槍搶劫的罪犯,最後甚至用高聲喊人的威脅來脅迫這兩個罪犯幫她自殺。但當她沒有知覺的下身開始失禁的時候,她那種看似堅強的外殼終於崩潰,如果説觀眾看到她之前的表現還只是同情的話,那麼到這裡,當她強硬地拒絕李海根幫她換尿布的同時,卻不由自主地開始慌亂隨後眼淚刷刷地流過面頰,直到胡廣生用毯子矇住她的頭,毯子後面傳出嘶啞的哭泣的時候,那種來自不幸命運的震撼狠狠地衝進觀者的心裏,我相信那一刻,沒有人還能保持冷靜。

  這段戲,是全劇的最精華之處,馬嘉祺和闖入她家中的兩個笨賊,都是被生活拋棄的邊緣人,但是人性深處的良性因子,使得他們之間的碰撞最終呈現出一種負負得正的效果,這種悲劇之中的正能量,使得影片的主旨顯得卓爾不群。劇中的主要角色,除了極其不幸的馬嘉祺,都是背負著自身“原罪”的人物,主人公馬先勇,當年酒駕引發車禍,不但丟了協警的工作,還導致妻子身亡,妹妹終生癱瘓;兩個笨賊,主導的胡廣生,生活窘迫,一直想“乾大事”,選擇鋌而走險打劫去尋找人生價值;跟隨他的李海根,就因為哥們兒義氣,就跟著做這種不理智的選擇。李海根唸唸不忘的依依,是個按摩小姐,生活渾渾噩噩,既賣色又賣身,欠債跑路的房地産老闆和他血氣方剛持槍傷人的少爺也都有自己的罪錯,但是影片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這些社會主流之外的陰暗面,不像某些作品那樣,簡單地把社會的不良現象歸結于某種政治因素或者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深刻地發掘這些無奈人生中的正向因素——善良、真誠、勇敢、責任,等等。馬先勇用一生來背負他當年的錯誤,為了重回警隊,拼命要破案立功,本性隨和的李海根嚴辭拒絕胡廣生幫馬嘉祺輕生,胡廣生在生活的一次次嘲弄之後,終於尋找到自己人生的真正目標,依依也認識到一無所有而且其貌不揚的李海根才是她值得託付人生的人,並且在李海根他們入獄之後放棄了燈紅酒綠的夜總會生涯……影片的結局雖然令人唏噓,但是帶給觀眾的,卻是深深的感動和思考以及對人性主流的欣慰。正如依依從警車後窗裏看到的煙花,閃耀著希望的璀璨。

  用心 是製作精良的電影

  《無名之輩》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作品雖然主要圍繞著馬先勇馬嘉祺兄妹和胡廣生李海根兩個“兄弟”的線索展開,但是故事很豐滿,參與的眾多人物有型有色,每一個故事的枝節都處理的很乾淨,整個邏輯也很清楚,人物的語言和行為都很接地氣,看得出創作的用心。

  陳建斌在這部作品中,彰顯了老戲骨的功力,他飾演的這個執拗而又帶著小人物的狡猾色彩的保安,非常生動,而任素汐則通過馬嘉祺這個角色,再次顯示了自己在表演方面的能力,這個學導演的小姑娘,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表演大師的方向邁進,她會是女版的姜文嗎?至少我很期待。

  演胡廣生的章宇在“藥神”的黃毛之後再一次給觀眾帶來驚喜,證明表演並不是一個跟顏值掛鉤的能力,比起黃毛,胡廣生這個角色的厚度和可塑性都大了很多,章宇的表現可圈可點,相信已經上升到男二的章宇,不久就會有挑大梁的機會。演李海根的潘斌龍表現也很出色,最開始以一種窩囊聽話的跟班角色出現的李海根,在最終爆發的那一場雨中天台獨白,潘斌龍完成的超級棒,既表現出角色內心真正的堅持,又沒有超越出一個進城農民工應有的本色定位。除了這些主角,其他角色的戲份,也都各個稱職,各個精彩,有評論説《無名之輩》讓這些演員中的“無名之輩”在觀眾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算是很中肯的評價。

  從去年以來,國産片中之前一直為人詬病的現實生活題材創作,呈現出迅速增長的態勢,涌現出多部令人稱道的作品,這種趨勢是符合觀眾要求的,觀眾也用票房回報了這些好作品,而《無名之輩》更用自己的表現,對於如何在創作中觸及社會底層以及某些陰暗面,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經驗,這對於某些一直在糾結中的難題,也算是一種啟迪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