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2018-11-30 08:59:16|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圖為360度環幕影片吸引觀眾駐足

  首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29日起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來自滬蘇浙皖的330家參展單位齊亮相,吹響長三角文化産業邁向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的集結號。主旨論壇上,來自學界和業界代表,分別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分析、展望了我國文化産業發展。

  滬蘇浙皖文化産業主力軍團齊亮相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圖為參觀者體驗VR

  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總量佔到全國的近1/4,同時,長三角地區貢獻的文化産業增加值也連續多年佔到全國總量的30%以上。首屆長三角文博會以強大的陣容展示了長三角文化産業在全國舉足輕重的作用。330家參展單位亮相,其中上海單位107家、江蘇單位91家、浙江單位58家、安徽單位63家、海外機構及進出口企業11家。

  長三角文博會集結了連續多年名列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上影集團、上海文廣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江蘇廣電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宋城演藝、浙江華策影視、華誼兄弟、安徽新華發行集團等。隨著以“互聯網+”為特點的文化産業新業態發展,創造了數字視聽、網絡遊戲、網絡廣播等一批文化新樣式。閱文集團、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産業園等一大批在細分市場和專業領域的全國文化企業排頭兵也集中亮相。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圖為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展臺

  序館中,原創影片《江海交匯國之重托》以360度環幕展現,直徑達18米,吸引了參觀者觀看、拍照。産業展示區一角,來自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上海文化廣場、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歌劇院、上海民族樂團的各類劇目和文創産品在現場集中展出。據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負責人介紹,明天將在中央舞臺進行項目推介,包括民族歌劇《江姐》、音樂劇《國之當歌》、歌劇《晨鐘》、體現江南文化的現代舞劇《早春二月》,以及《阿依達》《茶花女》《卡門》等7部中外劇目,配合演出將做講演和導賞,幫助觀眾了解、欣賞歌劇。

  業內觀點:因地制宜、“互聯網+”發力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主旨論壇現場

  在主旨論壇“長三角文化融合與創新發展”上,中央黨校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祁述裕認為,文化産業集聚方式的選擇取決於當地的文化資源、産業形態等,應因地制宜。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圖為中央黨校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祁述裕

  祁述裕表示,集聚發展是近期中國文化産業發展的主要特色,呈現出企業集聚、項目集聚、要素集聚多種形態,並且互相滲透、相互補充。其中,要素集聚十分值得關注,它關心的不僅是企業、項目,而是要營造一個創新的環境,使企業的項目自願集聚到一個城市中來。以特色文化小鎮——浙江烏鎮為例,藝術烏鎮是其多年的追求,大量的生活便利設施,包括傳統和現代的文化設施,還有豐富的節慶活動,這些要素都是烏鎮之所以有影響力的非常重要的支撐。

首屆長三角文博會開幕 滬蘇浙皖主力軍團齊亮相

圖為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

  騰訊公司副總裁、華東總部總經理張立軍則認為,互聯網之於文化是連結更是重塑,激發出文化創新的活力。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産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以“互聯網+”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最快,高達7990億元,增長34.6%。

  以“科技+文化”定位的騰訊,以社交平臺為依託,以科技為手段,連接故宮、長城、敦煌、兵馬俑等傳統文化IP,形成了一個多元豐富、極具活力的創意生態,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社交性,並具有標杆意義的內容創新之作。今年8月,騰訊正式在上海成立華東總部,將融合信息科技與文化創意兩方面的産業優勢,以長三角為中心,實施新一輪戰略升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