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長三角古典園林文化論壇隆重召開

2018-11-30 08:56:0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華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承載著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優雅的美學思想以及高超的建造藝術,是中華民族以聰慧與勤勞,詮釋人居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物象表現。

  海納百川的上海,從不缺少對古典園林藝術的尊崇,豫園、古猗園、秋霞圃、曲水園、醉白池等,就是鑲嵌在上海的“綠寶石”,展現著和諧、優雅、蘊藉的江南文化魅力。長三角地區是江南文化的發源地,追求“壺天勝境”的古典園林更是不勝枚舉,這一幅幅古人留給我們的人間立體詩意畫卷,穿越歷史長河,老而彌堅、風骨獨具、余韻繞梁。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要時刻,由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市生態文化協會、嘉定區人民政府支持,上海古猗園、上海豫園、上海秋霞圃、上海醉白池、上海曲水園等五大古典園林,與華東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與應用研究中心,聯合承辦的首屆長三角古典園林文化論壇,于11月29日在江南歷史文化名鎮——南翔鎮隆重召開。

  論壇以“古典園林的傳承、保護與發展”為主題,薈集古典園林領域、建築遺産保護、民俗學研究、非遺傳承與保護,以及長三角地區的古典園林代表等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圍繞古典園林保護理論探討、古典園林保護實踐研討、古典園林文化相關探究、古典與現代的碰撞與融合、古典園林的運營管理、古典園林與人力資源建設等六大議題,從理論和實踐層面展開高峰對話。

  眾多論題,擲地有聲——新時期下,古典園林如何繼續發揮潔凈民主精神空間、城市人文精神的功用?尤其是當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講究清幽和意境的園林愈發顯得珍稀和寶貴,這一種曾經雅致和意向的空間,正隨著由封閉到開放、私家園林變公共園林的定位和功能轉變,充斥著越來越多世俗的紛繁複雜。

  面對這聲叩問,結論或許是多維度,多內涵的,但我們的核心思想不會改變——在全球化的背景和語境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復興的當下,我們始終倡導回歸傳統,延續文化根脈,並且不斷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可以預見,古典園林這顆中華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將拂去歲月的塵土,繼往開來,熠熠生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