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2018-12-27 14:09:25|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上海大學“大國方略”“創新中國”等課程深受學生喜愛。(本版圖片均由學校提供)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2018年7月,上科大物質學院左智偉團隊在《科學》雜誌發表重大研究成果。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上海理工大學青年長江學者朱亦鳴教授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雷鳴團隊圍繞核酶結構開展了一系列研究。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國內第一艘遠洋漁業資源科學調查船“淞航”號,這是上海海洋大學一流學科建設的重要平臺。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原創歌劇《賀綠汀》應邀在國家行政學院演出。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上海中醫藥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服務協同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入選首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這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繼“一流學科”、地方高水準大學建設後取得的最新突破。

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漸入佳境 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圖片説明:上海體育學院中乒院教師張怡寧在中國乒乓球學院巴新訓練中心指導巴新運動員。

  編者按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高等教育發展水準是一個國家發展水準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誌。2016年以來,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全面對接國家“雙一流”建設方案,深入實施《上海市深化高校改革建設高水準地方高校試點方案》。根據“成熟一校啟動一校”的工作原則,本市分批啟動了地方高水準高校的試點建設並有序推進。

  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化改革、經驗輻射、創新驅動。各試點高校立足長遠,緊密對接上海“五個中心”和“四大品牌”發展要求,不斷擴大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供給,取得階段性成果。本報推出專題報道,分享各校在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進程中的特色亮點。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時代背景下,解析它們的經驗和成果,對於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要啟迪。

  上海大學:深化體制機制創新

  在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中實現超越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學校以錢偉長教育思想為指導,致力於為社會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公民意識、人文情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並能應對未來挑戰的人才。

  2017年,學校入選教育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學校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學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內涵發展為主線,以體制機制創新為突破,各項事業取得了顯著進展。

  國家戰略導向打造學科高峰

  在“2019年QS綜合排行榜”上,上海大學列全球422位、國內第16位。在“2018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上海大學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國內第48位。“QS全球排名前400學科”由2015年8個上升至2018年15個。

  上海大學瞄準海洋強國、軍民融合發展等國家戰略需求和“一帶一路”倡議,根據運載系統高速化、無人化、智慧化、網絡化、集群化的發展趨勢,前瞻佈局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智慧運載科學與工程”學科群。致力於解決海上智慧運載系統的核心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在裝備的應用及型號列裝上取得突破。

  以海上智慧運載為學科群建設目標,由專家智庫確定“總體設計”、“結構與材料”、“智慧控制”、“動力與載荷”四大學科群重點建設方向,圍繞海上重大戰略任務的科學與技術問題,組建了十個跨學科創新研究團隊,發揮多學科協同優勢聯合攻關。2016-2017年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2018年3項成果分別通過國家自然科學、科技進步和技術發明二等獎復評,新增3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基地,建立了海洋環境智慧監測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服務於國家海洋強國。

  “立德樹人”,深化思政課教學改革

  上海大學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用首創的“項鍊模式”率先創設“大國方略”通識課,給學生一雙眼睛看懂中國,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培養學生從容和堅定的大國自信。學校先後創設“創新中國”、“創業人生”、“時代音畫”和“經國濟民”等課程,到最新開設的“人工智能”等三門課,八門課程五門在線九部著作,成功實現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延伸。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

  繼2014年開設“大國方略”課程後,新開發“創新中國”“創業人生”“時代音畫”“經國濟民”“智慧文明”“量子世界”等課程,實現多學科師資協同育人。2018年,“創新中國”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深入推進學科交叉實現內涵式發展

  上海大學緊扣科技前沿和學科特色,使科研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智慧運載科學與工程”學科群依託“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三個一級學科,發揮引領和輻射作用,構建基礎與應用相互促進、多學科相互支撐、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學科格局,通過點上突破帶動學校整體水準快速提升。

  以學生為中心,加強跨學科交叉課程建設,融合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構建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以需求為導向,組建一批跨學科高水準創新團隊。實施青年教師啟航計劃,有針對性地增強青年教師培養力度。2016年,“特種光纖與先進通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獲教育部批准。2016-2018年,上海大學連續三年獲批“111引智基地”。2017年,吳明紅團隊在石墨烯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在《Nature》上發表。2018年,Mark Waller教授在應用深層神經網絡及人工智能演算法領域的最新成果在《Nature》上發表;曹世勳教授與RICE大學KONO教授在量子物質研究方面合作的最新成果在《Science》上發表。

  上海科技大學:

  立足“小而精”,打出新建高校創新大品牌

  上海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上科大”)是圍繞上海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精神,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共同創辦、共同建設。建校5年來,得益於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國家戰略、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發展規劃,上科大致力於創建一所“小規模、高水準、國際化”研究型、創新型的大學,積極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為育人理念,培養科技創新創業一流人才。在學科佈局、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上科大近年來發展穩健、初見成型,打出了新建大學的創新品牌,走出了新型高校的特色道路,學校實力與社會影響力穩步提升。

  “上科大造”,實力初現

  上科大從2014年開始以“綜合評價、擇優錄取、多元選擇”的模式招收本科生,2018年,首屆本科生畢業並被授予上海科技大學學士學位。在畢業典禮上,上科大公佈了一組關於本科畢業生的亮眼數字。

  首屆199名本科生中,約34.2%前往國(境)外攻讀研究生,5人進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16人進入全球TOP20高校深造;約33.2%的畢業生在頂尖高校攻讀研究生;約25.1%的畢業生直接就業,工作單位包括通用電氣、諾華、上海證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17名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等身份在知名學術期刊或國際會議上發表了20篇論文。

  學校從零開始,吸引一批又一批優秀海內外人才加入,師資隊伍年輕化、國際化。現有常任教授199人,其中外籍常任教授35人,平均年齡38歲。最具上科大特色的師資隊伍中科院特聘教授,目前已有255人。上科大和張江高端學術平臺還吸引了4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校建立實驗室,培養年輕教師和研究生。

  上科大的高水準科研成果還在呈現“加速度”産出的趨勢。2016—2018年三年間,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在世界著名科學雜誌發表重要成果,《科學》1篇,《自然》2篇,《細胞》3篇。

  上科大培養年輕人才也已初見成效。比如,今年在《科學》《自然》雜誌發表重要科研成果的左智偉教授和徐菲教授,都不到35歲。而且這些重大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青年教師進校後取得的,是成色十足的“上科大造”。

  選擇“小而精”,而非“大而博”

  上科大地處張江,與國家大科學裝置、多家中科院研究機構及高新企業毗鄰,獨特的區位優勢、“院市合作、科教融合”的辦學特色和近年來不斷壯大的人才隊伍,培養了上科大不俗的科研實力。

  目前,上科大僅設立了物質、生命、信息、創管、創藝五個學院以及免疫化學、iHuman和數學科學三個研究所,選擇“小而精”而非“大而博”,通過深耕聚焦相關學術領域,形成專業優勢。

  目前,學校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承擔和參與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活細胞成像裝置、超強超短鐳射裝置等項目的建設。其中,承擔的硬X射線自由電子鐳射裝置項目總投資95億元,是國內迄今投入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超強超短鐳射裝置研製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達到國際同類研究領先水準。

  研究型與國際化,無縫銜接融入人才培養

  “跨學科、跨領域”,講求綜合交叉。在上科大,每位本科生都必修自然科學基礎課程,獨特的必修課還有“設計思維:應用創新”和“經濟學導論”等,在人文社科領域還有“中華文明通論”“世界文明通論”及“文明經典導讀”課程群。

  更讓人“壓力山大”的是,很多自然科學基礎課和專業課都依據國際標準,英文教學、原版教材、英文試卷司空見慣。上科大還積極與哈佛、MIT、加州伯克利等國際一流大學開展合作,提供包括“3+1”國際交流項目(一學期或一學年)和暑期課程、暑期科研等項目。

  將“研究型”、“國際化”的無縫銜接式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中的途徑,上科大給出的答案是“導師制”。在上科大,每5-7位本科生就結成一個“導師小組”,有一位常任教授、兩位特聘教授為他們“保駕護航”。除了定期與學生見面指導學習生活、開展小組活動外,導師們紛紛敞開高水準實驗室的大門,邀請本科生開展科研實踐。如2014級物質學院本科生陳安琪在大一時就加入了助理教授林柏霖的課題組,今年3月,她在國際知名期刊《焦耳》(《細胞》姊妹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創新性成果。

  上海理工大學:依託實驗室和平臺讓學科建設看得見摸得著

  學科建設怎麼做?這是一道難題。作為目前上海市地方高水準高校建設中唯一的理工科院校,上海理工大學選擇以實驗室和平臺作為載體,推動一流學科建設,既使學科建設有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施對象,又符合了理工科大學的特點。據悉,上理工的高水準大學建設方案,是以未來光學、智慧製造、醫療器械與康復工程3大國際實驗室和系統管理1個特色平臺為載體,重點建設光學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生物醫學工程、系統科學5大一流學科。

  凝練方向,探索創新組織模式

  實驗室的建設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佈置幾間寬敞明亮的房間、買一堆先進設備。借鑒世界一流大學的經驗,三大國際實驗室建設以國際團隊、國際標準、國際通行管理模式作為基本內涵,各自組建相關前沿領域的若干小實驗室,領銜教授作為實驗室負責人帶領團隊全身心投入、全方位負責、全過程把控。在這種架構下,更有利於學科凝練特色方向、聚焦學科前沿。

  在實踐中,學校鼓勵實驗室建設圍繞學科發展目標,探索各種創新組織模式。

  有學科高峰引領型,如未來光學國際實驗室下設的太赫茲技術實驗室,利用全球領先的學術影響力,吸引了俄羅斯的“清華”——莫斯科大學全面合作。2018年9月,雙方共建的聯合實驗室在莫斯科大學物理樓揭牌,這裡曾孕育了7個諾貝爾獎。

  有重大需求導向型,如智慧製造國際實驗室下設的高端機床實驗室,在與三大龍頭企業瀋陽機床、秦川機床、上海機床多年合作的基礎上,根據高端機床研發的國家重大需求,引進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團隊,同步攻關關鍵技術。

  有前沿技術推動型,如醫療器械與康復工程國際實驗室下設的機器智慧研究院,與德國漢堡大學合作,研製出全球目前最能體現“平衡、高效、智慧、安全、經濟”的“智慧助行機器人”。

  有學科交叉融合型,如系統管理特色平台下的深海裝備系統研究院,用系統工程方法指導研究深海石油、可燃冰等能源物資的採集和利用,融合了系統、機械、能源等多學科的力量。

  事業引人,團隊育人

  一流人才是一流學科建設的核心。以實驗室和平臺為載體,以事業引人,以團隊育人,更有利於集聚志同道合的人才。

  根據上海市高水準大學建設政策給出的“創新團隊”模式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創新團隊負責人不但擁有各個小實驗室建設的主導權,而且可以自主吸納團隊成員、按團隊接受三年期的長聘考核、並完全擁有團隊津貼的分配權。一年來,學校全職引進了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各1名,國家千人2名,國家青千3名,各類省部級人才29名。

  此外,參照國際慣例,博士後和青年教師是實驗室研究的主力軍。因此,學校實施“滬江博士後”計劃,引進國內外優秀青年人才;打破任職年限和身份限制,設置職稱評聘各類“擂臺賽”和“綠色通道”。

  貼近前沿,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在上海理工大學,先進的實驗室和平臺使得學科建設更貼近産業發展前沿、技術變革前沿,為新工科教育改革帶來了最直接的動力。

  一是項目課程,把本科生的教學課堂“搬進”國際實驗室,以項目為導引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項目為需求讓學生選擇課程模組,以項目為載體讓學生培養綜合能力;二是産業學院,把教學現場設在企業生産一線,同時把國際實驗室分中心設到企業;三是榮譽學位體系,引導優秀學生自主挑戰難度更高的榮譽課程,授予榮譽學位,並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漸次構建起“寬進嚴出”體系;四是專業國際認證,目前全校已有40%專業通過了國際認證,2018年5月管理學院通過的AACSB國際商學院認證,是中國內地第20家。

  上海交大醫學院:

  讓科技創新離人民健康更“近”些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深化改革高水準地方高校試點建設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對接領域國際前沿、服務國家需求,搭建優質高效的科研支撐和學科交叉平臺體系,通過持續加大基礎研究投入、鼓勵源頭創新、力推臨床研究,引入國際一流,更好地服務“世界一流,中國特色、上海風格、交醫特質”的目標。實現目標並非一日之功,必須一步一個腳印,保持定力,敢於擔當。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所説:“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須有我。我們要不計一時得失,才能坦蕩籌謀;有擔當,才有可能發展。科學發展是硬道理。”

  運行才一年的研究院“火”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雷鳴團隊首次解析了酵母以及人源RNase P全酶及其底物結合狀態近原子水準高解析度三維結構,闡明瞭其全酶組裝和酶促反應的分子機理,這一發現為後續的新型抗生素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礎和理論依據。2018年9月和10月,相關研究成果分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Science》和《Cell》上。這個運行才一年的研究院火速登上了國際舞臺,可謂一鳴驚人。

  上海市教委IV類高峰學科持續支持建設的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牽頭,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進行實體化建設,于2017年12月正式掛牌運行,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雷鳴研究員為核心,聯合上交醫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以及上海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生命醫學領域的研究團隊,協同攻關,致力原始創新和服務於人類健康。

  為何要把科研機構放在附屬醫院

  陳國強説:“要真正為健康中國做出引領性貢獻,不能總把國人的健康寄託在他國的診斷和治療標準上,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臨床研究,制定適合國人的診治標準。如果我們附屬醫院的專家都不進行研究,十有八九的醫生都成為醫匠了。醫匠只能看病,無法推動醫學進步。”

  “要把科研論文寫在人民健康上”,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科研團隊也在臨床第一線紮下了根。近年來,上海交大醫學院以國家“雙一流”和上海市高水準地方高校試點建設為契機,有針對性地在醫學院及附屬醫院佈局一批優效學科平臺。通過政府、醫學院、附屬醫院三方共同投入,加大對生物樣本庫、儀器設備平臺、實驗動物平臺等基礎設施投入,更好地為臨床學科研究保駕護航。

  精準醫學研究院組建了基礎醫學—轉化醫學—臨床醫學—精準醫學齊頭並進的團隊,真正成為連接基礎科研和臨床醫學的紐帶,並和九院臨床學科一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比如通過和輔助生殖科合作,發現了畸形精子症的致病因素,有望揭示相關蛋白質影響精子變形的分子機制,併為此類不育患者的治療提供理論依據和方案。

  多個紮根附屬醫院的科研平臺陸續成長

  除了精準醫學研究院,多個紮根在附屬醫院的科研平臺也在茁壯成長。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教授領銜建立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建設。就在不久前,研究員左小磊團隊與濟南大學于京華教授團隊合作,發展了一種基於“分子穿越”原理的紙基電化學生物感測器,實現核酸的快速靈敏檢測,有望為可攜式現場生化檢測提供新的手段。該項工作成果在線發表于《納米快報》,可謂初戰告捷。

  附屬新華醫院於今年10月成立的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初步多個面向國際前沿和國家需求的研究方向。瑞金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第一人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等附屬醫院目前也已先後著手建設各自醫院的科研平臺,吸引世界頂尖人才加盟,推動醫院學科特色發展,促進基礎—臨床協作轉化。

  肩負著教育和衛生事業的雙重責任和期待,讓科技創新離人民健康更“近”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扛責任,繼續砥礪前行。

  上海音樂學院: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鍛造原創歌劇助力“雙一流”建設

  出人才、出作品是藝術類高等院校辦學基礎與特色。上海音樂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與文藝方針,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歷史上誕生了一批代表中國、享譽世界的優秀文藝創作:以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交響組曲《長征》、《幸福河大合唱》、歌曲《致世博》等為代表的優秀經典作品,既匯聚了上音在教學、創作、表演與實踐方面的綜合成果,又為服務國家和上海的文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2017年,上音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進入到打造原創音樂精品和人才培養的新階段。入圍上海高水準地方高校建設名單,又為學校內涵發展提供新動力。

  聚焦大勢,唱響“上海之音”

  2018年,學校新創作一批音樂原創作品獲批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大型交響樂《絲路追夢》從“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和中國國家藝術節的舞臺上走入中國改革開放“橋頭堡”,奏響“時代之音”;獲國際大獎的原創音樂劇《海上音》在海內外持續推廣,唱響“上海之音”;為弘揚愛國主義情懷與中國文化精神,原創音樂劇《夢臨湯顯祖》、歌劇《湯顯祖》、歌劇《賀綠汀》、交響樂《炎黃頌》、多媒體交響劇場《良渚》、器樂劇《笛韻天籟》、跨界融合作品《東去西來》等一批大型舞臺作品在全國巡演推廣,引起熱烈反響。其中,以歌劇《賀綠汀》創作、排演、巡演,形成藝術科創、人才培養與社會服務等綜合學科成果,成為學校開展立德樹人成果的標誌新典範。

  打造經典,樹立文化自信

  上音原創歌劇《賀綠汀》講述了人民音樂家、上音人敬愛的老院長賀綠汀成長奮鬥一生、謳歌人民的故事,展現賀老在藝術上承前啟後、融匯中西、樹立文化自信、追求創作卓越,成為當代文藝工作的楷模。

  歌劇《賀綠汀》融合音樂創作與演奏、歌劇表演藝術、音樂設計與製作、舞臺製作呈現、藝術管理等綜合學科。《賀》劇從出品人、創作者、演奏與表演、舞臺設計製作等均為上音師生,上音黨委書記、院長林在勇任出品人並擔綱作詞,青年編劇陸駕雲任編劇,著名作曲家、特聘教授張千一領銜音樂總監並作曲,廖昌永教授任總導演及主演,數媒學院團隊擔綱舞美設計,交響樂團全程伴奏等。以藝術實踐拓展課堂教學,以“大師傳幫帶”團隊帶教模式,形成點-線-面創新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每場演出的演職人員陣容逾200人,通過20余場巡演,學生演員以A/B/C角滾動調整,使學科專業的學生基本達到100%參與。

  樹根立魂,培育德藝雙馨

  在原創歌劇的創演過程中,上音充分認識到作品的深刻教育意義對於音樂人才培養樹根立魂的重要契機,逐漸摸索出一條“一路走、一路學、一路演”的藝術實踐教學與音樂思政新模式。學校黨委把黨建思政工作建在火線上,在劇組中成立臨時黨支部,在巡演中學習中國革命歷史。黨委書記開設黨課,將課堂設在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江蘇鹽城新四軍軍部舊址、武漢“五大”會址等紅色地標,成為上音思政課程的創新亮點。從該劇組走出來的學生在國內外各類音樂重大賽事中脫穎而出,成為新生力量。

  《賀》劇演出所到之處,場場爆滿,吸引了現場觀眾達30000余人,在線收看超過50萬人次。音樂劇的延伸品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已超過300萬點擊量,以一部歌劇帶動的社會服務效應不斷擴大,引發社會對“紅色音樂基因”話題深廣度挖掘。上音以《賀》劇再出發,進一步打造音樂原創,推動文化生産力。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上海音樂學院以一部歌劇為帶動,著力鍛造具有紅色基因、經典語境、國際視野、海派風範的原創音樂品牌,牽引多學科系統性發展,提高人才培養品質,形成文化生産力的貢獻力量。

  上海海洋大學:

  把論文寫在世界大洋和祖國江河湖泊上

  12月20日,新浪網上一個名為《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戴小傑:躬耕漁業研究30年不忘藍色初心》的視頻備受關注,它講述了一位教授和一條金槍魚30年的“戀情”,展現了學者躬耕漁業研究三十載的“藍色初心”。戴小傑所在的遠洋漁業國際履約教師團隊,2017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他們為代表的海洋人,正在用實際行動展示著這所高水準地方特色大學的魅力。

  一年前,上海海洋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同時,學校也躋身上海市地方高水準大學試點建設行列。這所踐行“勤樸忠實”的百年學府,“始終堅持把論文寫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國的江河湖泊上”,在“雙一流”建設的路上,正結出纍纍碩果。

  鄉村振興,他們在路上

  崇明區,在上海海洋大學專家們的眼中,就是一個“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上海海洋大學專家指導下,以專業蟹苗育苗技術打造崇明清水蟹品牌,甚至能和陽澄湖蟹媲美。上海海洋大學還採用“科教”融入模式,充分挖掘學校學科優勢。學校向崇明區大量輸送人才,開展河道生物資源調查,建設生態示範村,處理水産養殖尾水等,想法子讓崇明更加興旺。

  今年8月,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建設,上海海洋大學與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麗水市人民政府在浙江麗水市簽署《共同創建浙江(麗水)漁業綠色發展創新區助推鄉村振興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8年-2022年)》。

  學校重點實施“漁業科技教授博士服務團”項目,開展援疆、援藏漁業産業扶貧工作。在新疆,為伊犁特克斯河恰甫其海水利樞紐工程的漁業資源養護提供技術支撐;在貴州銅仁、遵義,建設數字化漁業基地;在西藏亞東,開展亞東鮭資源保護與開發。

  生態保護,他們在行動

  上海海洋大學水産與生命學院教授、現挂職崇明區水務局(海洋局)的陳立婧發現,崇明島上東風西沙南側的長江水域,常年棲息著約30頭江豚,可作為遷地保護的建群個體。她説:“我們將利用學校的優勢,推進江豚遷地保護區建設,為打造‘東灘候鳥天堂,西灘江豚樂園’,形成兩翼齊飛的崇明生物多樣性保護格局助力。”同樣,長江水域生態保護也在行動。2018年3月,農業農村部長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上海海洋大學共同發起長江水域生態保護戰略研究中心。該中心研究成果為國家開展長江流域退捕轉産出臺政策提供準確參考數據和信息,為長江水生生物保護政策、決策和實施提供了科學建議。上海海洋大學對南北極極端環境下的生物、環境的調查研究也取得了多項突破性研究成果。科學家們闡釋了南極魚卵抗凍機制;突破了對北極海冰的預測研究;首次發現北極沉積物的阻燃劑替代品。

  大洋大海,他們譜寫生命之歌

  11月14日,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方家松教授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深淵生物學資源勘探、獲取和開發的前沿技術體系研究”正式啟動。這是學校深化改革推進一流學科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之一,也標誌著承擔國家重大需求的能力顯著增強。

  上海海洋大學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進“船舶壓載水檢測試驗室”。該實驗室是我國首個擁有雙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和中國計量認證CMA資質證書)的專業從事船舶壓載水檢測的實驗室,也是我國唯一具有國際互認資質的壓載水檢測實驗室,將為我國的船舶壓載水國際公約履約能力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學校積極實施“亞洲校園”項目,把水産養殖技術推廣到世界。2017年,中葡海洋生物科學國際聯合實驗室揭牌。2018年,中葡海洋生物聯合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年會召開。

  上海海洋大學表示,將沿著“雙一流”建設的方向,主動對接國家和區域重大戰略,充分利用學科優勢,在著力提升特色領域研究,助力精準扶貧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生態文明建設、海洋強國戰略等方面揚帆起航。

  上海中醫藥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為“健康中國”戰略提供中國答案

  在幾千年中醫藥文化深厚底蘊的浸潤中,在百餘年海派風尚的引領下,上海中醫藥大學邁過一甲子歲月後呈現生機勃勃:中醫學、中藥學入選教育部“雙一流”建設學科,成為上海市地方院校中唯一有兩個學科入選教育部“雙一流”的學校;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均被評為A+學科,位居全國中醫藥院校第一。超越源於信念,支撐起這些第一的背後是學校領導和師生們的共識: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任務,面向中醫藥事業發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發揮學科優勢,為健康中國提供中國式方法。

  高峰造尖,構建頂尖學科優勢

  學校交叉科學研究院柯細松博士,長期從事藥物的化學生物學研究。2017年初,他被引進到中藥學科時,基於中藥的化學生物學研究在國際上尚處於空白。柯細松依託創新團隊機制,在最短時間內,組建了一支具有鮮明學科交叉特點的高水準團隊,成員來自多家國內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並與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建立合作。一年後,第一批成果涌現,團隊先後在國際頂尖雜誌《自然-化學生物學》《藥理學趨勢》等發表多篇研究論文,同時成功申報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這樣的創新交叉團隊,學校首批建有20個,在多個領域取得優秀成果,突破了學科建設多年瓶頸,以CNS(Cell、Nature、Science)為代表的高水準論文全面突破。

  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介紹,學校開展高水準大學建設以來,全面實施學科“高峰造尖行動計劃”,通過引智育才、國際合作、學科交叉,三拳組合打造頂尖學術優勢,建立中藥生物技術、手性中藥關鍵技術、中醫藥國際標準等頂尖優勢創新團隊,提升基層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全面提高重點慢病中西醫協同療效,為健康中國提供“中國式”答案形成有力支撐。

  跨界育人,培育卓越創新人才

  “我收到倫敦國王大學的offer啦!”2012級藥學班學生黃韜分享了一個喜訊。這在畢業生中並不少見。中藥學院有一個名叫“閃藥”的“跨界育人導師團”,除了常規的專業和基礎課程,黃韜一直跟隨導師團導師吳曉俊進行科研學習,通過實踐鞏固理論知識,還作為第二作者發表了一篇論文。

  該導師團的團長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胡之璧和中藥研究所所長王崢濤教授,導師團充分利用面對面訪談會、第二課堂、業務指導等資源平臺幫助學生收穫多維知識和經驗,了解學科發展趨勢,明晰未來人生方向。

  這樣的“跨界協同育人共同體——服務學生成長導師團”學校成立了40個,覆蓋全體本專科生,以“名師”“名家”“名醫”領銜的導師團團長們活動累計100余次。該項目獲得2018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稱號。

  學校黨委書記曹錫康指出,學校建設高水準大學的關鍵是抓好一個“根本”,即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一流本科教育,全力以赴抓好卓越中醫藥創新人才培養這一主責主業。

  起草標準,掌握中醫藥國際話語權

  隨著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朋友圈”,中醫藥在全球應用的安全性和科學性被國際社會廣泛關注。2009年,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了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落戶上海中醫藥大學,學校確立了制定中醫藥國際標準的引領和主導權。近十年來已向全球發佈了31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正在製作中的標準有44項。

  國際疾病分類(ICD)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制定頒布的國際統一的疾病分類標準。2018年6月,WHO ICD-11正式發佈,其中首次納入的傳統醫學章節由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專家領銜編撰並完成。此外,受世界衛生組織委託,由學校組織專家起草的《WHO中醫藥術語國際標準》已提交,並順利進入全球審評階段。

  為推動中醫藥走出去,學校與海外的大學、醫院、研究所等合作,目前已建成捷克、馬爾他、泰國、美國、毛里求斯、摩洛哥等六個海外中醫中心,還在希臘正式掛牌運作全球第一家太極健康中心,打造中醫藥國際品牌。風正勁,杏花韻味傳遍海內外。

  上海體育學院:“國際化”推動體育外交詮釋中國體育科技內涵和魅力

  走進新時代,體育教育承擔起新的使命。上海體育學院近年來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通過國際化的交流和合作不斷提升學校的國際化辦學水準,擴大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通過不斷創新,上海體育學院在提升中國高校在國際體育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引導權方面發出了中國的聲音,建設世界一流體育大學的步伐不斷推進。連續兩年在軟科“全球體育類院係學術排名”中位列全球百強,是國內排名最高的高等院校;在“2018世界最佳體育科學學院排名”中,上海體育學院位列全球百強,亞洲排名第一。

  創刊6年躋身世界一流期刊,推動中國體育科學走向世界

  上海體育學院主辦的《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創刊只有六年,而這本年輕的期刊創造了中國學術期刊歷史上的多個第一。它是中國內地第一本英文版體育學術期刊;中國內地唯一同時被SCI、SSCI、PubMed收錄的學術期刊;連續四年在2000余種中國人文社科期刊中排名第一,也是我國被SSCI收錄的所有期刊中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已邁入國際一流體育學術期刊行列,正代表中國體育科學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

  秉承著高起點全面推進“國際化”的原則,《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推進稿件、審稿、出版、傳播、讀者的全方位國際化。高效運作的國際化編委會是快速健康發展的核心要素。編委會由39名編委組成,其中外籍編委77%,幾乎都是SCI/SSCI Q1、Q2區域期刊的高産作者,學術背景優秀。他們當中有國際生物力學學會主席、國際運動免疫學會主席、歐洲體育科學學會主席、美國運動醫學學會主席等;還有7位教授擔任美國國家體育科學學院院士。編委們還積極投身學校科研工作和學科建設,參與博士生的開題,指導學科發展,接受並指導學校師生到國外高訪或做博士後研究;還有部分編委被學校納入國際高水準專家人才柔性引進範疇。

  上海體育學院院長、期刊主編陳佩傑教授2015年被授予美國國家體育科學學院院士榮譽稱號,成為中國體育科學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人士,這也是國際體育科學界對上海體育學院在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領域成就的高度認可。

  隨著該期刊國際學術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在推動傳播中國優秀體育文化,提高中國體育學科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對上海體育學院優勢學科創新發展和提升國際影響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助力學校産出一系列標誌性的研究成果,打造面向世界的體育學科高峰。

  積極參與“體育外交”,鋪設國球國際推廣之路

  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體育外交”在巴布亞新幾內亞再次上演,這次“體育外交”的主角是乒乓球。習主席來到中國乒乓球學院巴新訓練中心訓練,鼓勵正在訓練的施之皓和張怡寧爭創佳績,做兩國人民友好使者。作為國家“體育外交”的重要參與者,上海體育學院中國乒乓球學院自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乒乓球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和發展工作,通過國際培訓、海外分院及訓練中心、大型國際賽事和訓練營等方式,全面鋪開了一條乒乓球的國際推廣之路。

  巴新訓練中心並不是中國乒乓球學院的第一個海外訓練中心,早在2014年,中乒院歐洲分院成立,這是中國乒乓球學院的首個海外分院,坐落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盧森堡,至今已經完成14次訓練營和教練員講習班活動,為參訓運動員教練員水準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協助。奧運冠軍張怡寧作為中乒院院長助理和國際交流講師,多次參與訓練營工作,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提供現場指導。

  中國乒乓球學院國際培訓的印跡遍佈世界各地,至2018年7月,中乒院已經接待了新西蘭、埃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斯洛文尼亞、英國等21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團隊,共計來訓隊伍55團次。來訓團隊中已知有數名運動員成績獲得明顯提高。其中,埃及1名男運動員在來訓5次後發來郵件,表示在最近的一次比賽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新西蘭1名男運動員在來訓4次後,成功獲得2018青年奧運會參賽資格,並成為了乒乓球項目“年齡最小的”參賽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