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展現新氣象

2019-03-13 10:55:0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展現新氣象

  市民掃二維碼為自己喜愛的文化産品點個讚,大屏實時顯示新品的熱度排行,喜愛的公共文化産品就有可能送到家門口。 記者 蔣迪雯 攝

  最新潮的文化資訊“一鍵可達”,身邊的“圖書驛站”“百姓書房”一座座建立,地鐵、商場、濱江、綠地進駐了演出團隊,家門口也能遍覽長三角文化精粹……這些都是上海公共文化建設所帶來的新氣象。記者從昨天召開的2019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上海將繼續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多元化、專業化、效能化、制度化建設,實現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

  場館建設,大小空間充盈文化味

  美術館、博物館等場館是承載公共文化活動的空間載體。去年,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國際乒聯博物館先後於3月26日、3月31日開放;程十發美術館年底實現結構封頂;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12月18日開工建設;上海博物館東館項目完成可研報告調整工作,工程施工全面展開。一批新的文化場館在上海各區拔地而起,令文化藝術活動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除了“大而美”的文化場館建設,“小而精”的公共文化空間打造同樣提上議程。通過“文化進商圈”等舉措,濱江地區、機場博物館、商場樓宇、交通樞紐等公共空間充盈文化味,讓不少人的腳步慢下來、停下來。在靜安區,市民身邊的“圖書驛站”24小時開放,覆蓋大部分文化需求旺盛的園區、商圈和營區,解決了遠距離借書的難題,改善了靜安文化設施“南密北疏”的現狀。嘉定區在建成區域三級網絡基礎上,計劃再建30個“我嘉書房”、100家“百姓書社”和5個街區智慧圖書館,這都意味著閱讀更加深入人心。

  重拳出擊,推動長三角文化融合

  去年10月底,江蘇的女聲表演唱《雕花的哥哥回來了》、上海嘉定的舞蹈《小籠師傅》、安徽的黃梅調大鼓説唱《主任的“心上人”》全都匯聚在長寧區虹橋藝術中心的同一個舞臺上。市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長三角地區的文化精品。這臺演出的實現,得益於長三角地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項目)合作機制的建立。

  長三角地緣相近、文化相親,區域內已建成和創建中的示範區16個、示範項目32個,覆蓋39個城市(區)。合作機制由上海長寧區倡議,聯合蘇浙皖三省示範區文化(廣)局等18家單位共同建立,是全國首個區域性公共文化合作機制,旨在發揮各示範區(項目)的典型示範作用,實現優勢互補、聯動發展,推動長三角公共文化一體化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合作機制建立以來,蘇浙滬皖四地“重拳出擊”,多層面推動長三角地區公共文化區域聯動與合作。長寧區與浙江省湖州市計劃開展長寧—湖州區域合作實驗區建設,促進文化産業共融與資源互惠。過去幾個月,四地館際合作同樣頻繁。長三角地區優秀原創群眾文藝作品展演集結獨具區域特色的演出節目;首屆長三角地區青年版畫家邀請展展示四地版畫特色;長三角讀書會聚集各地閱讀推廣組織,長三角文化類社會組織有了互動平臺。

  線上線下,精準對接市民需求

  掃碼搶票、手機“點單”、網上點評,習以為常的互聯網消費同樣蔓延到公共文化領域。依託“文化上海雲”,大數據迅速集成市民“需求地圖”,公益性的公共文化産品精準對接市民需求,促進服務效能提檔升級。

  去年,上海創新舉辦“雲上市民文化節”“5·18雲上博物館日”“雲上影視文化季”“公共文化萬人培訓”等線上品牌服務,實現線上線下同步辦節,將公益活動、公共服務直接延伸到市民手中。目前,文化雲平臺註冊人數約300萬,線上場館數2000余家,其中可預約場館數1200余家,平臺日均瀏覽量達50萬。結合市政府實事項目,平臺探索創新面向居村的“公共文化雲盒”,整合7項超過90000分鐘內容資源,已覆蓋1000多個村居委。使用方還能建立專屬頻道與節目列表。徐匯區“百樂匯”藝術慕課,嘉定區的“秒懂嘉定”“文化故事”“文化午課”等,均是各區特色文化資源。(記者 張熠)

  原標題:文化資訊“一鍵可達”、家門口遍覽長三角文化精粹……

  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展現新氣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