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藝節“一館三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2019-05-22 09:15:0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十二藝節“一館三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昨天,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同時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本報記者 蔣迪雯 攝

  本報訊 (記者 鐘菡)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昨天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幕。隨著展廳大門拉開,觀眾涌入藝術的海洋。展廳中,畫家和觀眾熱情交流,志願者們送上溫暖服務,處處都有動人的風景。

  讓世界觀眾了解中國非遺

  “我能給您拍張照嗎?”來自湖南邵陽的花瑤姑娘沈燕希擺好姿勢,才知道問話者是知名畫家何家英。作為上海美術學院非遺研修班的學員,沈燕希是第一次來上海,也是第一次來中華藝術宮。衣裙上的精美紋飾是她傳承的花瑤挑花技藝,這次來看展覽,她想學習藝術家們的構圖,融入到傳統技藝中。

  何家英常畫少數民族題材,這次的參展作品《歲月年輪》畫的便是位彝族老人飽經風霜的形象。在他看來,彝族的少數民族服裝特別適宜用水墨來表現,他用這種形象來表現彝族人脫離舊社會苦難,進入新社會的歷史變遷。不過這次在中華藝術宮碰到花瑤姑娘,對他來説也是觀展的意外收穫。“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那麼豐富多彩,也希望他們能保留好自己的文化遺産。”

  “從來沒見過這麼大的畫,一路走來,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藍咏梅頭上的華美鳳冠惹人注目,這是她們在盛大節日時才會戴的。藍咏梅來自浙江麗水的山區,是畬族字帶編織技藝非遺傳承人。這些由象形文字抽象出的字帶圖案帶有豐富的含義,她扯著自己的袖口,耐心地介紹,“這裡的兩個口表示互相交流,這裡像兩隻手挽著,代表團結……”她希望通過觀展和交流,把現代藝術元素融入傳統技藝中,讓世界觀眾了解中國非遺,也讓中國非遺走向世界。

  志願者“加班”樂在其中

  喻慧的中國畫《不知人間夢》前,一群來自附近學校的孩子趴在地上認真臨摹。這幅作品由四幅相連的假山和鸚鵡圖案構成,鸚鵡羽毛鮮艷,假山墨色淡雅,對比鮮明,因而被孩子們“一眼相中”。中華藝術宮文化志願者吳葉舟在一旁指導,但並不干涉他們創作,“藝術不是數學,每個孩子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在展廳裏,也有一群小記者的身影,這些來自《少年日報》的孩子們,別看年紀小,有些已經是有著五年經驗的“資深記者”了,他們對稿件胸有成竹。“我們打算挑幾幅重要作品的作者介紹和愛好者的感受結合在一起寫,通過採訪也充實了自己對藝術的理解。”

  志願者翟雲負責保護這些小記者的安全,她原本在10樓展廳服務,昨天才徵調到0米層。中華藝術宮常給觀眾“迷宮”之感,有些樓梯像是“隱形”的,稍不注意就會看漏,因此志願者引導顯得非常重要。上周,她在參加志願者培訓時把三大展覽的展廳全部走了一遍,也把參觀路線包括廁所位置等默默記了下來。“我穿著志願者的衣服,肯定會有觀眾向我問路。所以我必須記下來,指引觀眾如何節省體力看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