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神經精神與人類遺傳學研究室的科研人員正在掃描DNA晶片,並使用基因測序儀進行分析。本報記者袁婧攝
■本報首席記者 張懿
評價一座城市的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一個重要標誌是它的創新策源力,除了要在基礎研究領域不斷為人類貢獻新思想和新發現,能否在一些重大産業領域掌握高點、突破瓶頸、引領方向,亦是一座城市至關重要的創新底色。
在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邁進的五年間,上海有越來越多産業領域正從“跟跑”向“並跑”乃至“領跑”轉變。如果説創新是一個“從0到1”再“從1到100”的價值實現過程,那麼,崛起中的新興産業集群正成為“上海創造”有力的放大器。
安永諮詢最新發佈的一份關於科創中心建設的報告中,對上海科創中心起步給予充分肯定。在該報告看來,上海完全可以構建起一個以智慧製造、生命科學、信息技術為核心,融合若干新興産業門類的産業體系,最終形成推動科創成果轉化、創造産業新動能、再反饋到科創投入的良性循環。
眼下,這張令人期待的宏偉藍圖正在不斷走向現實。
跑出速度:“上海創造”瞄準世界第一方陣
前兩天,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專家專程來滬,目的是考察全球第一條日客流超100萬人次的全自動運行地鐵——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10號線目前已配備全球最高等級的自動運行系統,能確保列車在徹底無人干預的情況下做到自動運行,甚至還能自動回庫、洗車、休眠、喚醒……看起來,這條地鐵已基本實現“工作自覺、生活自理”。
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是高端裝備産業極具價值的環節,10號線控制系統的關鍵技術環節,由上海企業卡斯柯自主研發。這一“上海創造”的核心技術已得到國內多個城市的認可,成都、北京的多條在建線路都將配備這一代表世界先進水準的“地鐵大腦”,從而顯著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
而在徐匯區,全球第一條位於城市腹地的高溫超導電纜,現在正有條不紊地鋪設。
半年後,它將挂網運行,成為市中心不可或缺的能源通道。這根超導線路運行後,無論是長度,還是將要承載的電流,都將是世界第一。這項創造數個“世界之最”的關鍵技術,同樣由上海企業自主研發。
雖然傳統意義的製造業並非以創新的內涵而著稱,但過去五年來,在全球性産業競爭的賽道上,“上海製造”“上海創造”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五年間,在北斗、大飛機、量子通信等重大科技領域,上海科研人員均作出了重要貢獻,獲得了國家高度認可。在積體電路的封裝刻蝕設備、高端手機晶片等“卡脖子”技術上,上海企業奮力突破,一步步走通産業化道路,進而在國際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在生物醫藥領域,過去16年來全球首個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已通過三期臨床試驗,即將獲得上市申請,造福全球病患。
積累厚度:舍得投入孕育新興産業集群
根深才能葉茂。在為那些“並跑”“領跑”群體喝彩的同時,必須看到,五年來,上海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整體厚度在不斷累積。把脈科技革命新趨勢,使上海經濟面臨廣闊的新空間。統計顯示,2018年,上海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超過5460億元,同比增長8.2%。特別是在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這幾大重點領域,出現了全行業大步向前的積極態勢,非常有希望在今後成長為三個世界級的新興産業集群。
上海向來是全國積體電路産業鏈最完備的地區。過去五年,以中芯國際、華力二期、積塔半導體、和輝光電等一批“百億級”新投資為代表,全市積體電路産業順利推進,能級不斷提升。同時,設計企業紛紛與全球同步進入12納米及以下主流工藝,裝備材料領域也出現了一批領先企業。
在人工智能領域,全市集聚的核心企業超過1100家,匯聚了全國1/3的人才;科大訊飛、騰訊、小米等行業龍頭去年紛紛與上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亞馬遜AWS、微軟等一批國際人工智能創新平臺“抱團”進駐。
在生物醫藥領域,僅去年一年,上海就拿到了3張新藥證書、34個一類新藥臨床研究批件,首臺高端醫療影像設備、首個國産心臟起搏器、首個國産血流導向裝置等的問世填補了國內空白。
新興産業集群不斷成長的背後,是上海企業呈現出的日益旺盛的創新意願。統計顯示,去年上海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比重達4%,總額超過1300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52%。這些投入中,來自企業的投入超過六成。
提升濃度:“站高一個層級”遠眺未來
去年10月,在上海滴水湖畔舉行的一場論壇,薈萃了包括2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內的頂級科學家。雖然這群“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花了整整三天徜徉在一般人難以理解的話題圈,但最終,這場高端對話給上海留下了一份科技指南,為人工智能與物理、化學、生物學的結合指明瞭方向。
這或許代表了上海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時的一種心態——少一些功利,多一份耐心、站高一個層級。或許無人能準確預測未來,但大家可以做好準備。對上海而言,從營造生態入手,從基礎細節著眼,只有全方位提升創新濃度,才能夯實創新土壤。
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目前上海正形成由三個圈層構成的創新矩陣。內核是上海光源等大科技裝置為核心的基礎研究設施,中間是包括積體電路、生命科學、海洋、能源等在內的若干製造業創新中心和産業創新平臺,外部則是承接本地原始創新成果的産業圈。
統計顯示,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已達14個,數量、集聚度、投資額、功能性均領先全國。而且,整個矩陣的功能與積體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産業方向十分匹配。
在硬平臺之上,五年來,上海出臺一系列重大改革創新舉措,也為産業創新掃清了障礙。無論是為國企鬆綁的“創新成本視作利潤”的考核制度改革,還是普惠的研發投入加計扣除;無論是讓新藥公司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創新的MAH(藥品上市許可人制度試點),還是通過投貸聯動、天使投資稅制等改革將資金導入創新實體的嘗試,伴隨“上海創造”,正産生著“上海經驗”,且日益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