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新華網上海6月26日電 “盾構機推進、拼裝、再推進,隧道不斷延長,我不斷地跑,最後轟的一聲,我跟著盾構機從一個出口衝出去,自然光亮得晃眼,這一刻我從夢中驚醒……”隨著隧道工程項目部經理豹子的獨白開場,受盾構造型啟發而設計的三角形刀盤在舞台中央靈活調度,6月25日晚,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原創現實主義話劇《大風有隧》在上海大劇院上演。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之際,話劇《大風有隧》藝術地再現了上海隧道人在黨組織的堅強領導下“拼搏奉獻、爭創一流”、日益走近世界工程業舞台中央的精神風貌。演出將延續至26日。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謳歌奮戰一線的隧道建設者
《大風有隧》是一部從技能産業工人群體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創作的話劇,也是一部謳歌奮鬥人生的作品。該劇從主題到結構、從人物到故事、從臺前到幕後,都鐫刻了隧道建設者們“守初心、擔使命”的基因。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的成長與發展,以及它依託的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時尚,是偉大時代的一個縮影,正如該劇策劃兼編劇蘇虹所説:“身處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代,我們有責任謳歌那些為企業的成長與發展、為上海的繁華與時尚、為祖國的繁榮與富強默默奮鬥的普通勞動者。同時,我也希望通過這部話劇向全國乃至世界講好中國國企和國企黨建故事。”
編劇陳小玉表示,她與蘇虹在劇本創作過程中,力圖打破同類行業劇固有的模式,通過塑造隧道工程項目經理豹子與大學校友溫妮、大學同學吳大鵬之間的愛情、友情,將隧道建設者攻克技術難關的過程,轉化成為人與自我搏鬥、人物自我成長的歷程,讓這部劇成為人物內心的一次英雄之旅。
話劇《大風有隧》將隧道建設者的精神和品質,充分融進了臺詞、動作、角色、場景、音樂之中,具有鮮明風格和特徵。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講好有溫度的隧道故事
《大風有隧》用藝術的手法和話劇的形式,講好新時代國企故事、國企黨建故事,展現了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黨委在政治、思想、組織建設上的豐厚精神成果,也是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黨委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過程中的探索和創新。
作為該劇出品方,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始建於1965年,是中國最早開展盾構法隧道技術研發和施工應用的專業公司。一家歷史悠久的傳統施工企業,為何會創新地將黨建宣傳工作與話劇的藝術形式相結合?隧道股份上海隧道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曉東認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大幅提高。公司在發展與壯大過程中,也在不斷探索和創新如何做好企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上海隧道為員工提供的不僅是一份薪水,更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完美體驗,是物質和精神的高度有機統一。”
本劇藝術顧問之一、上海戲劇學院原院長榮廣潤表示,“通過話劇的形式,把國企自己的故事和企業文化變成一個藝術作品,魄力很大,形式新穎,非常難得。”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圖為話劇《大風有隧》現場。新華網發
實力主創聯手打造
一部話劇,是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以及製作品質的全方位考驗。“我們以創新、包容、開放的態度,形成了一個國際化團隊,聯手打造了《大風有隧》。”宋曉東説道。
《大風有隧》藝術顧問由上海戲劇學院兩任院長——原院長榮廣潤和現任院長黃昌勇聯袂擔任。“《大風有隧》的故事原型來自上海一家非常有特色、有個性的明星企業,同時又邀請到了國際化的創新團隊來把握,主創團隊、主要演員來自四面八方,我覺得這個團隊非常好,他們在融合中有創新、有突破。”黃昌勇對製作團隊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這部劇題材優勢明顯,如果經過進一步的打磨,會有更加精彩的呈現。
該劇導演埃瑪斯·賽科夫(Elmārs Seņkovs)來自拉脫維亞,他在接受採訪時説:“我們平時看到的是鋼筋、水泥、高樓,但地下是看不到的,而這恰恰就是我們這個劇的內容,故事很有感情,因為穿梭于地下的勞動者很辛苦,雖然從事很艱苦的工作,但他們關注人和人之間有價值的東西,在鋼鐵和水泥中存在的愛情、挫折和夢想,他們從不放棄。”埃瑪斯·賽科夫在2019年榮獲克萊佩達戲劇中心最佳導演獎及最佳戲劇作品——立陶宛戲劇最高獎“金舞臺十字獎”。由他執導的契訶夫經典作品《海鷗》和古希臘戲劇《安提戈涅》應邀參加了2019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
舞美兼服裝設計Reinis Suhanovs同樣來自拉脫維亞,擅長制景的他在舞臺設計領域被公認為一代領軍人物,作為安德里斯·弗勒伯格大師的愛徒,年輕有為,在2007年榮獲布拉格舞美設計最佳新人獎。談及此劇的設計理念,Reinis Suhanovs表示:“盾構的造型給了舞臺三角形刀盤靈感,更主要的是,盾構的運動給了舞臺場面調度、變化最大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