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上海 行兩分鐘就有家飯館

2019-07-08 10:23:35|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本報訊(記者 吳衛群)吃在上海,名副其實。在上海,每平方公里擁有15家餐館,其中小吃、快餐超過5家;在上海,步行每2分鐘就有一家飯館、3分鐘就有一家小吃快餐店,5分鐘就能買到麵包點心。

  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日前發佈的2018年發展報告顯示,截至目前,上海擁有10萬家以上餐廳,餐廳數量和密度位居全國城市第一;在擁有全國最多數量的購物中心裏,餐飲佔比已達30%以上,為全國最高。

  上海“首店經濟”全國領先

  報告還顯示,近年來,隨著假日經濟、會展經濟、旅遊經濟、商務經濟的迅猛發展,進一步推動了餐飲經濟的發展。2018年春節,上海25家大中型餐企公司近300家門店的營業額達32.8億元,同比增長9.43%,其中年夜飯同比增長10.92%;2018年國慶假期,上海十幾家知名餐飲集團的抽樣統計顯示,國慶餐飲消費已連續幾年上升接近一成。

  來自市商務委和第三方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835家上海首店落戶,在全國遙遙領先,其中餐飲首店達443家。更令人可喜的是,在2018年上海餐飲首店中,全國首店或大陸首店151家,更有6家亞洲首店、全球首店。

  跨界之路越走越寬

  老字號、老品牌創新不斷,跨界之路越走越寬。2018年,滬上餐飲老字號、老品牌大膽做“加法”,通過“餐飲+食品加工”“主牌+副牌”“堂吃+外賣”“餐飲+互聯網”“餐飲+跨界”等一系列手段,做大産業,收穫創新。例如,杏花樓集團積極開拓餐飲食品加工業市場,截至目前,餐飲食品工業化生産模式已佔餐飲收入的六成。在杏花樓“網紅青糰”效應的帶動下,2018年,全市“千萬元級”的青糰銷售店家同比呈現翻番。

  同時,2018年,滬上餐飲行業的跨界道路越走越歡。

  盒馬鮮生打造“大牌小店”模式,避風塘小廚、西貝莜面村精品廚房等紛紛入駐;寶燕商城打造“餐飲+O2O生鮮超市+親子樂園+商業地産為一體”的複合模式;市府實事項目“早餐工程”參與企業鴻瑞興,創出“堂吃+餐飲零售小超市”模式;更有紹興飯店延伸婚慶系列服務,走出店堂,走向浦江遊輪,走向品牌合作,走向外燴定制。

  餐飲外賣異軍突起

  儘管2018年上海餐飲市場的正餐板塊,依然呈現利潤下降的態勢,但快餐市場的發展勢頭顯見。2018年麥當勞內地新開門店423家,創下歷史上的開店新高。2018年百勝中國新開門店819家,其中,肯德基品牌新增門店數566家,創下近幾年來的歷史最高數據。

  此外,上海餐飲市場外賣異軍突起。據《2018中國餐飲年度報告》披露:上海外賣店舖全國最多,有93301家;2018年新開外賣店舖最多,有5782家。數據表明,上海的快餐、外賣消費正在成為餐飲消費的新增長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