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場聚焦增強現實技術的研討會拉開了蘋果設計開發加速器的序幕,來自蘋果的技術專家與本土APP開發者探討了基於增強現實技術進行軟體創新的可能。至此,全球第二個、中國第一個蘋果設計開發加速器正式落地上海並投入運行。
“上海創新”為吸引外資加分
像蘋果這樣在上海推出本地化功能機構和服務的外資企業還有很多。市商務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新設外資項目3247個,同比增長49.2%;合同外資228.63億美元,同比增長6.3%。
外資企業加大在上海的投入,與上海加大開發開放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大有關係,“上海創新”則成為上海吸引外資的加分項,很多外資推出新項目、新服務在於看到了“上海創新”中的“中國機會”。
蘋果在上海設立加速器的重要目標,是通過蘋果專業團隊與本土創新者對接,推動本土創新者創造出更多優秀的APP,實現開發者與蘋果的共贏。公開數據顯示,蘋果在大中華區擁有超過250萬名開發者,這些開發者通過開發APP累計獲得逾2000億元收入。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説,全球第二個、中國第一個加速器選址上海,是考慮到在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地區集中了大量APP開發者,“我們看看能否培養出一批明星産品,如果加速效果比較好,可能會在中國設立更多的加速器。”
“洋品牌”推出本土化服務
蘋果並非唯一一家被“上海創新”和“中國機會”所吸引的外資企業。同樣來自美國的“洋品牌”WeWork也覺得機遇巨大。三年前,第一個WeWork聯合辦公創新社區在上海誕生;三年後,超過80個WeWork社區遍佈全國,上海擁有的WeWork社區數量則最多。WeWork大中華區總經理艾鐵成評價説,這是因為中國已經完成了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實驗室”的轉型,不論是創業個人、創新團隊,還是一些上規模的大企業,都致力於創新,他們都偏愛WeWork提供的創新社區氛圍,所以為WeWork提供了發展空間。
統計數據印證了艾鐵成的感受。近年來,上海大力促進“雙創”蓬勃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為“雙創”營造政策環境,去年平均每個工作日新註冊的企業數量達到1318家,同比增加11.8%,其中96%是民營企業,活躍度達到80%。
艾鐵成還表示,WeWork在參與“上海創新”的過程中,也意識到“洋品牌”需要推出本土化服務來把握“中國機會”。得益於上海的開發開放和營商環境,WeWork的很多新服務都是率先在上海推出,再向全國拓展的。
比如,WeWork在6月底與阿裏雲、軟銀通信科技上海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共建一站式平臺“China Gateway”,為入駐WeWork的中外創新團隊提供包括雲端技術方案、企業服務、辦公空間、市場活動、商業諮詢等在內的系列服務。“因為在我們的創新社區中,既有中國企業,也有外國團隊,他們的發展離不開中外資源的合作,而上海是資源中心,為我們推出新服務提供了基礎。”艾鐵成説。
WeWork今年在上海上線的“閃座(WeWork GO)”服務也很有本地特色。這項服務以分鐘為單位按時收費,用戶通過微信小程式簡單註冊後,即可查找附近的WeWork社區及可用工位,然後進入社區使用移動工位及公共區域。“以前我們的服務方式是會員制,但我們發現上海有很多個人創業者和規模不一的創新團隊,‘閃座’能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WeWork中國技術創新部門負責人盧漢森説。
讓創新者更願紮根上海
外資企業在上海推出新服務是為了不錯過“中國機會”,這些新服務則讓本土和來自海外的創新者更願意紮根上海。蜻蜓FM是上海本地的創新企業,創始人兼董事長張強説,這些年蜻蜓FM一共在蘋果的應用市場上推出五款APP,在海內外市場取得了不錯反響。現在有了位於上海的加速器,意味著中國開發者能與蘋果這一行業巨頭以及國際市場建立更密切的聯繫。來自英國倫敦的思邁康德是一家電子商務及信息技術公司,它將自己在中國的辦公室安在上海的一個WeWork社區裏。對於這個選擇,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大衛·漢普斯特德説,上海讓他們看到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機會,全球資源豐富,“比如,WeWork提供了全球網絡、會員資源和社區服務,而阿裏雲的雲産品和技術服務能讓我們更懂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