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外優質農業資源對接中國市場

2019-08-19 10:54:37|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你是否知道,上海在地球另一端的巴西,有著大量重要的糧食資源?此前,上海民企鵬欣集團分別在巴西收購了兩家大型糧食貿易公司超過一半的股權,讓國外優質農業食品資源對接中國市場,實現“種世界的地,産中國的糧”。如今兩家公司運作良好,有著700多萬噸大豆資源,未來在巴西有望擁有3000萬噸糧食資源。

  為什麼要把地種到國外去?“在國外的佈局,既是全球化趨勢下企業發展的需要,更是一種造福國人的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此舉,變海外糧食為中國糧食儲備,變海外土地為中國耕地儲備。”鵬欣集團董事局主席姜照柏説。

  農業産業佈局國際化

  目前,海外農業資源的生産成本比中國低,國內土地資源供給也面臨較大壓力。因此,近幾年鵬欣集團不斷通過兼併收購等方式整合全球優質資源。2016年7月,鵬欣收購了巴西糧食貿易公司Fiagril公司57.57%的股權,2017年10月又收購了另一家巴西糧食貿易公司Belagricola公司53.99%的股權。

  為何選擇巴西?姜照柏表示,巴西是世界第二大農業國,農業資源儲備豐富,巴西豐富的資源和中國巨大的市場可協同互補。“農業雖是傳統産業,但也需要用新理念、新模式去推動産業升級,使之更具競爭力。投資海外土地資源、並購海外糧食資源,就是為了以全球的優質資源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

  Fiagril和Belagricola公司地處巴西兩大糧食主産區——馬托格羅索州和巴拉納州,經營模式相似,主要從事農資銷售、大宗農産品生産組織與貿易,都有近30年經營經驗,有獨立的倉儲、運輸設備和港口設施。兩個公司覆蓋大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達8萬平方公里,採用“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向長期合作的農戶提供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生産資料一站式採購服務、農業金融服務以及農業技術顧問服務等。

  目前,鵬欣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康農業借助這兩大平臺,已在巴西大豆主産區建起中巴糧食與農資貿易協同平臺,每年可擁有700多萬噸大豆資源。

  比“純進口”雙贏空間更大

  收購巴西糧食貿易公司、把大豆種到南美洲去,和進口大豆有什麼區別?和單純進口大豆相比,收購公司的行為更積極主動、産業鏈佈局更往前移,盈利模式也更多樣化。

  鵬欣相關負責人表示,鵬欣收購的這兩家巴西公司運用“輕資産”經營模式,把種子、農藥、技術等銷售給巴西的種植大戶,收穫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後,國外種植戶以農作物作償付。這種“以物易物”的核心供銷模式提前鎖定收穫季節可收到的農産品數量,保證了農産品供應,不僅提高了與國際大糧商的議價能力,更增強了大豆來源的穩定性和貿易主動權。

  在這個過程中,利潤主要來自化肥等農資的銷售毛利和利息差,最終償付的農産品反而並非主要贏利點,這也規避了一定的經營風險。此外,目前鵬欣已在巴西建立了風險管理中心,集中控制匯率、價格、信用等方面的風險。

  在巴西開拓農業資源,受益的不只是中國企業和消費者,也包括巴西的種植戶。巴西是化肥、農藥的消耗大國,但本國在這方面的生産能力較弱,幾乎全靠進口。通過中巴糧食貿易項目,中國優質的化肥、農藥正好可以銷售到巴西,實現産能優勢互補。

  不止在巴西,鵬欣在新西蘭、緬甸等地都有農業資源的佈局。目前,鵬欣已在新西蘭擁有29個農場,並開始在中國銷售新西蘭生産的奶粉、牛奶等;在緬甸等地也正在實施年屠宰量150萬頭的跨境肉牛項目。

  企業“走出去”應更系統化

  鵬欣相關負責人坦言,在推進全球化戰略佈局的過程中,僅靠企業一家“用力”還不夠,必須和社會、政府等各方力量抱團形成合力。企業要國際化,不是單單一家公司的事情,而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國際化,銀行融資、政府扶持、社會力量支持等都不可或缺。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巴西、阿根廷等主要的糧食産地和交易集聚地,美國ADM、美國邦吉(Bunge)、美國嘉吉(Cargill)、法國路易達孚(LouisDreyfus)這“ABCD”四大糧商都設有龐大的機構掌控糧源,雖然鵬欣控股的Fiagril和Belagricola兩家公司有深厚的業務基礎、與農戶的黏度很高,但與“ABCD”正面競爭仍顯勢單力薄,亟待資金、市場、物流等資源的協同配合。

  據了解,鵬欣集團的中巴糧食貿易項目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的專項信貸支持,短期內緩解了項目的資金壓力。不過,糧食資源的深耕佈局具有投資大、週期長的特點,中巴糧食貿易協同需要得到更多國內金融機構、包括中資銀行海外分支機構的幫助。同時,鵬欣集團擬籌建中巴糧食貿易産業基金,作為中巴國際糧食採購貿易平臺的建設、上下游農藥化肥企業及工廠的並購、巴西內陸糧食倉儲、碼頭港口等物流設施建設的資金,更好地實現糧食儲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