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上海僅有3個博物館、紀念館;如今,這一數字增加到131個。1949年前,上海公共文化設施少、門類不全,單設的圖書館不到10所;而現在,滬上市、區、街鎮三級公共圖書館達238個,遍及城市的角角落落。
這兩組數據,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公共文化建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縮影。70年來,上海公共文化建設在硬體設施與內容供給上同步著力,讓百姓離文化越來越近。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來,上海以百姓的文化獲得感、滿意度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注重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多元化、專業化、效能化、制度化建設,向著2019年末在全國率先基本建成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戰略目標大步邁進。
設施網絡日趨完善,百姓就近就便的服務圈基本實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百姓的文化獲得感從哪來?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隨處可見的文化設施。如果説新中國成立後有一段時間上海是依靠填補空白、拾遺補缺來滿足市民迫切的、最基礎的文化需求,那麼新一輪上海城市文化設施建設,則重內涵、重品質、重功能、重社會效益,往相對均衡的整體佈局繼續發展。
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後,上海全面佈局、持續推進文化設施建設,為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需求打開新空間:2014年9月,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在復興中路正式啟用。同年,龍美術館西岸館和余德耀美術館在龍騰大道建成開放,拉開了徐匯濱江集聚藝術展示空間的大幕。2015年底,位於南京西路黃陂北路路口的原上海美術館被選定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新址。經過修舊如舊的保護性修繕之後,該館于2018年以嶄新形象亮相,全面展現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2016年,位於虹橋地區的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對外開放運營。2017年,宛平劇場、程十發美術館、浦東美術館、上海博物館東館、上海圖書館東館等新一批重大文化設施集中開工新建、改擴建。2018年底,上海少年兒童圖書館新館破土動工,一座“從大地走向天空”的知識殿堂拔地而起。今年8月的最後一天,隨著工程機械啟動轟鳴,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紀念館正式開工建設,計劃于2021年建成運營並對外開放……
除了“大而美”的文化場館建設,“小而精”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也在全市呈現網格化覆蓋。統計數據顯示,上海現有市、區兩級文化館24個,標準化社區文化活動中心219家,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5500家。在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不斷完善的基礎上,鄰裡中心、睦鄰點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設施日益增加。此外,濱江、機場、商場樓宇、交通樞紐等公共空間被注入文化元素,不斷編實織密公共文化設施全域網絡。如今的上海,“中心城區10分鐘、郊區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基本實現。
多元主體參與辦文化,內容供給日益精準
硬體建設是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基礎,但設施的建成並不意味著公共文化服務的“圓滿”。各地都會聽到這樣的抱怨:有些社區文化中心常處於閒置狀態或被挪用擠佔;有的則“隱藏太深”,許多居民並不知其存在。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效能和使用率?在上海,以居民“點菜”、政府“買單”的形式配送公共文化服務和産品,已經多年。2016年1月,滬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將原有的多渠道配送服務統一到一個平臺上。
上海市東方公共文化配送中心成立後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舉辦公共文化內容採購大會,將配送各方聚在一起,通過面對面交流互動,讓供需更精準對接。今年,採購大會更是拓展至長三角,240家參展單位攜582個産品參會,吸引1500家採購主體前來,現場成交意向金額超過1億元,首次實現公共文化跨區域、全産業鏈、多元配送主體的集中展示。“文化要像水一樣流動起來。採購方接觸到更多優質主體與産品,最終能給百姓帶來更多更好的服務。”長寧文化藝術中心主任葉笑櫻説。
為了讓百姓就近就便享受公共文化服務,去年,上海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將提升4500個標準化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中心)服務功能納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僅十個月時間便超額完成目標。截至目前,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99%的最基層居村綜合文化活動室服務功能提升達標。
上海公共文化服務的另一大創舉,是將各類社會主體引入到公共文化的“服務大軍”中,變政府“獨唱”為政府與社會“合唱”。代表性的案例是推出365天不落幕的市民文化節。這不是一個單純的“實體節”,而是在擁有兩千多萬人旺盛文化需求的上海嶄新搭建一個公共文化服務的宏大平臺。在這裡,政府不再事事親力親為,做的更多的是“資源整合”,發動社會力量和多元主體來辦文化,促進基層設施軟體升級。自2013年第一屆開始,上海市民文化節每年推出各類活動逾50000項,有效充實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的內容,促進了基層設施的滿載運行,讓參與公共文化成為上海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平臺上,市民群眾不僅是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的接受者,更是文化資源的創造者。許多市民或許還記得這樣一幕:2013年11月3日,流光溢彩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內,在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合唱大賽中入選“百強”的101支優秀合唱團隊共13000多人齊聚一堂,在著名指揮家曹鵬的指揮下共同唱響《歡樂頌》。有隊員難抑心中的激動,説:“我一個普普通通的文藝愛好者能到明星開演唱會的場子裏來唱大合唱,真是做夢也想不到啊!”市民戲劇大賽、市民書法大賽、市民手工藝大賽……上海市民文化節每年都會推出各類賽事,讓懷揣藝術夢想的普通百姓走出自娛自樂的小圈子,登上高規格舞臺,也以此為契機孵化滬上群文創作。六年的深耕迎來了喜人成果:在不久前結束的2019年第十八屆群星獎展評中,上海有3個作品獲得“群星獎”,為歷屆最佳。
在服務方式上,上海也大膽創新,打破線下公共文化服務時間、空間限制,有效整合各條線公共文化資源,建立了資源互聯互通的“文化上海雲”。目前,雲平臺註冊用戶近400萬,線上場館數量3000余家,日均瀏覽量50萬。掃碼搶票、手機“點單”、網上點評……新穎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手段,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參與其中,大大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務面和覆蓋人群。大家紛紛感嘆:“家門口的文化生活越來越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