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年之後,長三角什麼樣?“十四五”規劃勾勒一體化發展圖景 亮點頻頻令人期待
近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十四五”實施方案》印發。
方案勾勒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十四五”主要目標:到2025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全面建立,跨界區域、城市鄉村等重點區域板塊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準,科創産業、協同開放、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領域基本實現一體化。長三角中心區人均GDP與全域人均GDP差距縮小到1.2:1,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鐵路網密度達到507公里/萬平方公里;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0%以上,跨界河流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80%,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2.1萬元,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1.5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歲。
這樣的圖景讓長三角人滿懷期待,此外,方案中還有不少亮點。
聯通
不少人最關心長三角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將在五年內繼續織密成網。方案指出,將制定實施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規劃,加快建設一批城際鐵路、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及具有一定城際功能的幹線鐵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附件的重點工作清單中,列入了“研究設立長三角軌道交通協調推進機構和城際鐵路公司,推進城際鐵路運營一體化”,這意味著長三角城市群內部,聯通的將不僅是高鐵,還有更多的軌道交通、城際鐵路將要相連,並可能實現一體化運營。目前,杭州與嘉興、紹興、湖州之間,蘇州與無錫、常州之間,寧波與紹興之間,已經有一批跨行政區域的城際鐵路或軌道交通。未來,類似的交通網會更密集。
不少人可能會忽視的“水路”建設,也被列入方案。方案指出,5年內將共同建設水上長三角。加快構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一體化治理體系。加強內河高等級航道網建設,重點推動長江淮河干流、京杭大運河、洋山港河海直達通道和浙北高等級航道網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高品質推進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積極推動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建設,優化整合長江幹線江海聯運港區佈局和功能,合力實施“內河集裝箱高速公路”及礙航橋梁改造示範性工程,構建分工協作、運轉高效的集裝箱、幹散貨江海河聯運系統。
方案還提出,將持續完善長三角綜合交通體系。長三角在5年內將完善機場佈局,提升樞紐機場保障能力,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航空貨運樞紐集群,加快臨空經濟區建設,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方案中“點名”的臨空經濟區有:研究設立南通新機場臨空經濟區、無錫蘇南碩放臨空經濟區、杭紹臨空經濟區、溫州臨空經濟區、合肥臨空經濟區。
另外,方案中還提及,將研究在蘇州建設上海浦東、虹橋機場城市航站樓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跨界
“跨區域”是方案的關鍵詞之一,未來5年,原本可能是發展薄弱地區的“跨界區域”將受到關注,重點區域將達到較高的一體化水準。
方案指出,將集中力量在跨省域、多部門事項上攻堅,在全局性、撬動性、關鍵性領域突破,形成統籌協調的推進格局;並將根據各區域不同功能定位特點,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打造可看可學可複製可推廣的顯性成果,為全國其他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示範。
滬蘇浙交界處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重中之重,將定期形成推廣清單,加快複製一體化制度經驗。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等都市圈同城化水準逐步提升,相關規劃將編制實施。
長三角還將有多個跨區域重點項目值得關注。比如蘇皖合作區,江蘇與安徽兩省,正以南京頂山—滁州汊河、南京浦口—滁州南譙、南京江寧—馬鞍山博望等區域為重點,加快建設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從機構設置、規劃管理、設施互聯、産業協同、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還比如,連雲港被委以重任,將深入推進連雲港國家東中西合作示範區建設,打造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另外,江蘇沿海地區、浙江甬舟溫臺臨港産業帶發展也是重點之一。
從一些重點工作清單中,也可以看出“跨區域”的重要性——有一批新方案將被制定出來,包括滬蘇(州)同城化方案、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方案、寧波前灣滬浙合作發展區建設方案、杭紹甬一體化發展實施方案、浙江嘉興全面接軌上海橋頭堡建設方案、滬寧産業創新帶建設方案、長三角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向周邊城市(鎮)疏解工作方案。還有幾個“新區”被提及,包括建設南通滬蘇跨江融合發展試驗區;積極推動上海與近滬區域同城化,支持建設寧波前灣滬浙合作發展區。
長三角的欠發達地區也在方案中有所體現:將制定滬蘇浙城市接軌幫扶皖北等欠發達地區城市實施方案,制定支持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特色發展的政策措施。方案指出,將推廣浙江“山海協作”工程經驗,加快建立長三角中心區與蘇北、浙西南、皖北等相對欠發達地區的合作機制,全面打通東部帶動中部、促進協調發展的路徑。未來5年,長三角將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皖北承接産業轉移集聚區建設。
有意思的是,跨區域的江南水鄉古鎮也一體化發展。方案提出,加快跨界自然與人文景觀的保護開發,加強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加大周莊、甪直、烏鎮、西塘等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遺力度,聯合打造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與之類似,未來5年長三角還將制定“中共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淮安周恩來故居—皖西大別山”紅色旅遊專線建設方案等。
打破行政藩籬,“跨出一步”,必將在探索中創新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方案為此也劃出了重點,其中包括:推動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合作,打造長三角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構建高水準協同開放格局;探索建立跨區域投入共擔、利益共享的財稅分享機制和有利於一體化發展的地方政府考核激勵機制……
綠色
“跨區域”必將觸及各地的不同利益,重點之一可能在生態保護領域。方案提出,將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
具體來説,要在“十四五”期間研究生態資源價值評估體系和生態産品供需主體交易機制,總結浙江麗水、江蘇溧陽等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總結推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經驗,高水準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加快在太浦河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推進建立太湖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加快推進上海全國碳排放交易機構建設,探索形成區域一體化碳交易市場。
此次方案中直接提出了生態産品價值的實現機制,其實是點出了在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的過程中,應該走出一條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
方案還首次提到了加快在太浦河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太浦河是太湖洪水的主要泄水通道之一,橫跨滬蘇浙三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太浦河的功能不斷增加,太浦河中下游分佈有上海市金澤水庫水源地和浙江省嘉興市太浦河嘉善—平湖池水源地。同一條河流,上游認為太浦河是泄洪通道,下游則堅持應是清水走廊,省與省之間不同的利益訴求和矛盾,十分複雜。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針對太浦河和其他跨界水體已先後出臺《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方案》《“一河三湖”環境要素功能目標、污染防治機制及評估考核制度總體方案》等,強調堅持“三水統籌,協同一致;共保聯治,共建共享;先行先試,示範引領”的原則,但還未提到生態補償機制。此次,直接點題加快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可以説是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方案明確提出,將出臺完善長三角生態受益地區和保護地區橫向補償機制指導意見,複製推廣制度創新經驗。將規劃建設皖西大別山、皖南—浙西南生態屏障,加快建設長江生態廊道、淮河—洪澤湖生態廊道,形成“兩屏兩廊”區域生態安全大格局;加強蘇北沿海灘塗、崇明東灘等重要濕地保護修復,推進環太湖、環巢湖、洪澤湖、崇明島生態建設,保護和改善遷徙候鳥重要棲息地,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加強長江口、杭州灣等河口海灣整治;支持安徽全面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解放日報 記者 陳抒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