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2018-01-18 14:11:38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王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非遺傳承人吳成全(中)為小學生講解“弦子腔”的文化知識。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小學生欣賞非遺傳承人吳成全表演的“弦子腔”。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小學生在欣賞非遺傳承人吳成全表演的“弦子腔”。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非遺傳承人吳成全(左一)為小學生表演“弦子腔”。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小學生在欣賞非遺傳承人吳成全表演的“弦子腔”。圖片來源:新華網

  【文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移動列表 圖  顯示圖在稿件最下方】一堂幕前幕後的非遺傳承課

  1月17日,在陜西省平利縣,非遺傳承人吳成全為小學生表演“弦子腔”。圖片來源:新華網

  陜西省平利縣徐家壩小學組織學生來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吳成全“皮影戲弦子腔傳習所”,通過觀看非遺傳承人幕前幕後的表演,直觀了解“平利弦子腔”的歷史,感受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據了解,“平利弦子腔”作為平利縣民間地方戲曲,起源於清代,是我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現存古典劇目800余個,新創劇目100余個。(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