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攝影 段曉蕊)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6月4日,咸陽市政府新聞辦、咸陽市鐵腕治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咸陽市環保局舉辦了咸陽市2017年度環境品質狀況及2018年鐵腕治霾“1+3+35”專項工作情況新聞通報會。咸陽市鐵腕治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環保局黨組副書記、新聞發言人劉高毅介紹了咸陽市2017年度環境品質狀況及2018年鐵腕治霾工作進展情況。會議由咸陽市政府新聞辦副主任謝敏主持。
據了解,2017年咸陽市環境品質總體穩定。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向好因素逐漸積累,自然降塵較上年有所下降,無酸雨危害;區域內渭河干流及支流水質基本達到目標要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噪聲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154天,優良率為42.2%。咸陽市13個縣市(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為6.26,優於關中地區67個縣(區)空氣品質綜合指數平均值6.51,下降了3.8%。
2018年以來,咸陽市委、市政府將鐵腕治霾列為環保工的“頭號工程”, 把2018年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1+3+35”方案作為今年工作的“總綱領”和“路線圖”。其中,“1”指《咸陽市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2018年工作實施方案》;“3”指督查考核、環境污染違法行為舉報獎勵、環境問題第三方監督等3個實施辦法;“35”指産業結構調整等35個專項實施方案。
劉高毅介紹,2018年咸陽市鐵腕治霾工作將全力衝刺省考指標(優良天數250天,細顆粒物PM2.5濃度64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明顯減少、臭氧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實施夏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和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著力優化産業結構、有效控制燃煤污染、全面整治揚塵源污染、嚴格管控移動源污染、深化固定源和城市面源污染治理。
截至目前,咸陽市各相關部門相繼開展各類專項行動。登記備案智慧環保型渣土車301輛,查處違規渣土車222輛,罰款43.97萬元;對咸陽市區各鎮辦灑水保潔按照“以克論凈”標準開展聯合考核,不斷提升全市道路揚塵管控水準;聯合啟動實施夏季(4月16日至9月30日)機動車限行,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完成205家汽修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督導27家磚廠完成技術改造;推進65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氣回收治理;完成210批次煤質樣品檢測;清理整治散亂污企業63戶。
下一步,咸陽市將繼續深入推進實施2018年“1+3+35”方案,綜合運用領導包抓、屬地負責、行業牽頭、調度通報、督查督辦、目標考核、量化問責等手段,真正把職責壓實、使措施落地。同時,將凝聚全市力量持續開展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以農村地區、規上工業、集中供暖用煤清潔化替代為主攻方向,大幅削減煤炭用量;以提升建築工地、城鄉道路、渣土運輸精細化管理水準為主攻方向,有效整治揚塵源;以加快老舊車輛更新淘汰、載貨柴油車禁繞限行、新能源車推廣普及為主攻方向,深入治理移動源;以錯峰生産、禁土令、車輛限行為主攻方向,強化重要時段管控。以排污許可管理、散亂污集群整治為主攻方向,嚴格固定源監管,重點突圍、全面推進,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文 段曉蕊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