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對病人治療方案進行討論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近日,從事汽車長途運輸工作多年的陜西省韓城市文先生突然感到左下腹部劇烈疼痛,立即赴當地醫院就診,在醫生建議下轉至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西安交大一附院”)周圍血管科就診。
周圍血管科主任醫師田紅燕詳細詢問患者病情,檢查發現患者腹腔有一嬰兒頭般大小的包塊,佔滿整個盆腔。田紅燕初步判斷患者可能為“髂內動脈瘤破裂出血”引起的腹痛症狀。田紅燕帶領團隊召開病例分析會,並組織醫院多學科會診,影像科張蘊教授、張月浪教授,普外科王曙逢教授,超聲科魏煒教授等參加了會議,對於病因,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巨大假性動脈瘤診斷成立。考慮到患者動脈瘤體過大,不適合外科手術切除,最終由田紅燕團隊為患者制定週密的個體化治療方案,確保手術安全和有效。
經過1個小時的手術,患者安返病房。術後第二天,文先生已正常下地活動,並將很快出院,可以繼續從事工作。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護人員對病人治療方案進行討論
健康常識小拓展:
動脈瘤是由於動脈壁的病變或損傷,形成動脈壁局限性或瀰漫性擴張或膨出,以膨脹性、搏動性腫塊為主要表現,可以發生在動脈系統的任何部位,而以肢體主幹動脈、主動脈和頸動脈較為常見。在醫學上經常形容它為裝在人體中的“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即動脈瘤破裂出血,嚴重的出血可瞬間引起全身失血性休克從而危及生命。
依據動脈瘤壁是否是正常血管壁結構分為:真性動脈瘤(瘤壁為血管壁結構)和假性動脈瘤(瘤壁為血管周圍軟組織,通過血管壁破口與動脈血管腔相同)。隨著血流的不斷衝擊,瘤體會不斷增大,從而破裂風險亦隨之升高。因此,對於破裂風險較高的動脈瘤建議積極干預。
動脈瘤的治療需要臨床醫生具有豐富的手術經驗,就如同拆除“炸彈”一樣,稍有不慎可能會造成“炸彈”爆炸,即動脈瘤破裂,輕者出現生命體徵不穩,重者則可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供稿 文/圖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周圍血管科 王蘭 龐宏剛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