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8月25日,200名自駕車友齊聚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共同開啟了“綠水青山家鄉美”——陜西旅遊集團(以下簡稱“陜旅集團”)“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暨旅遊公益扶貧紫陽站活動。
“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鄉村旅遊扶貧項目是陜旅集團自覺承擔國企責任,積極落實中央和陜西省委、省政府相關扶貧會議精神的具體實踐。自2015年以來,陜旅集團依託旗下項目支持,持續組織實施“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大型公益旅遊扶貧品牌活動,幫助周邊村鎮群眾獲得和提高旅遊致富技能,扶持鄉村旅遊經濟,助力陜西省旅遊扶貧工作的發展。
遊客參觀煥古硒茶小鎮
2017年,“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活動除了在陜西省寶雞鳳縣、漢中勉縣、渭南大荔等縣域做自駕遊活動之外,還在陜西省內其他30多個縣域進行農村電商培訓——累計達5000余人次,同時,幫助農民開設微店、網店500家,實現銷售額200萬元(線上銷售40萬元)。另外,“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還通過媒體推介當地土特産品,實現間接創收500萬元。
自駕遊客在煥古硒茶小鎮了解各類茶葉
2018年,陜旅集團在總結前三年的活動基礎上,將“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活動轉型升級,持續落地在陜西省多個縣域。2018年6月21日,“綠水青山家鄉美”陜西省第二屆特色與休閒農業品牌推廣系列活動暨陜旅集團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啟動儀式新聞發佈會成功舉辦,經過兩個月的篩選及籌備,2018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旅遊公益扶貧活動首站順利落地紫陽。
創新形式打造縣域IP 農特産品成新晉“網紅”
“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活動將自駕遊與農特産品擂臺賽結合,同時邀請媒體代表、營養師等社會各界人士作為品鑒團,在紫陽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農特産品擂臺賽。
擂臺賽串聯煥古硒茶小鎮、文筆山紫陽閣、悟真觀、青中村、北五省會館等紫陽著名特色景點,推介了以富硒茶為茶文化代表,另外還有洋芋宴特色佳肴、魔芋、玉米稀、魔芋麵條、臘肉等農特産品。
擂臺賽打破傳統形式,現場演繹出具有紫陽特色的茶歌演藝。農戶們分別在鳴鑼開場後介紹了不同品種、口味及營養價值的農特産品,由品鑒團的嘉賓進行品鑒和打分,評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紫陽農特産“IP名片”。
在擂臺賽後,陜西省委副書記黃華和順豐陜西區市場銷售總監郭偉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此次簽約旨在進一步解決農特産品銷售物流、增加鄉村就業機會等問題,更快更好地促進鄉村旅遊發展和扶貧脫貧進程。
陜西省委副書記黃華(右)和順豐陜西區市場銷售總監郭偉(左)簽約
據悉,“山花工程”已逐步搭建 “尖味”電商平臺,通過落地“一縣一品”活動成立品鑒官團隊,篩選具有“網紅”性質的農特産品進行全方位包裝,實現線上文化賦能、線下體驗售賣。另外,篩選出的“網紅”農特産品還將亮相年末 “陜旅集團山花工程快閃年貨集市”。
以買代捐 助力旅遊扶貧新模式
此次紫陽站的“升級版”旅遊扶貧公益活動,通過“自駕遊+農特産品擂臺賽+尖味電商公益平臺推廣”的線下線上結合方式,讓更多的自駕遊客親身感受紫陽之美,體會紫陽淳樸自然的鄉土人情。
紫陽是貢茶之鄉、民歌之鄉、山水富硒之鄉,因茶而聞名、因歌而傳情、因生態而美麗。紫陽生態優美、資源富集、文化多元、區位優越,是觀光旅遊、休閒養生、投資興業的理想之地。本次活動與紫陽縣生態立縣、産業強縣、旅遊興縣戰略相融合,得到了紫陽縣的全力支持。
陜旅集團“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轉型升級後,以“鄉村自駕遊+農副産品+互聯網電商平臺”相結合,“以買代捐”“授之以漁”,實現精準扶貧、助力農民增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以旅遊之路、公益之名推進農特産業精準扶貧。
據了解,陜旅集團“山花工程·後備箱行動”還將在陜北、關中、陜南等多個縣域持續展開,將更多的美景尖味帶給自駕遊客,以旅遊自駕消費的新型公益模式扶貧,同時讓更多純天然的綠色農産品走出深山。(文/圖 哈彗 侯錦涵 編輯 羅赟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