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羅赟鵬):被稱作“鑿空之旅”的絲綢之路肇始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從長安帶隊抵達羅馬,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近日,2018“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中國、意大利合拍的紀錄片《長安到羅馬》 在論壇上發佈。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從長安到羅馬》紀錄片總導演趙偉東、紀錄片意方執行導演保羅後了解到,紀錄片《從長安到羅馬》將從絲路商貿、文化、制度、美食、藝術等方面給西安展現不一樣的羅馬,也為羅馬展現一個“新西安”。
《從長安到羅馬》紀錄片總導演趙偉東(左一)、紀錄片意方執行導演保羅接受採訪(攝影 吳宇婷)
“我們創作這個紀錄片,是為了讓西安了解開羅,愛上意大利,同時也讓羅馬了解西安,愛上中國,延續‘古絲綢之路’的美好暢想!”保羅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表達了創作紀錄片的初心。
趙偉東介紹到,紀錄片將以絲路歷史、商貿、文化、制度、美食、藝術、軍事、建築等方面為體量展開製作,攝製組將會走遍羅馬與西安的每一個角落,講好西安和羅馬故事,表達中西文明融合歷史脈絡。
“在紀錄片開拍前,我們攝製組猜測‘意面’和西安的面、‘披薩’和‘肉夾饃’是差不多而且是有淵源的。後來在我們攝製的過程中請教了一些學者專家了解到它們的‘出身’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探索的成果將在紀錄片中呈現。”趙偉東説。
趙偉東在提及拍攝中遇到的困難時説:“意大利人晚上十點吃晚飯,而在中國,吃晚飯的時間是下午六點。另外語言不通、觀念習慣迥異、認識問題的方式不同都會在無形中增加拍攝的困難,不過攝製組會克服萬難,發揚絲路精神,給觀眾奉獻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據趙偉東介紹,《從長安到羅馬》紀錄片目前已經在羅馬開拍兩個多月,分100集,每集5分鐘,比較契合當下的傳播環境,適合在網絡、年輕人群中傳播。另外,為保證紀錄片的權威可靠,還聘請了各相關行業專家學者跟隊拍攝。目前工作組有20多人,分兩到三個攝製組平行拍攝。
據悉,攝製團隊一個月後將走進西安的每個角落,向羅馬、向世界講述“大西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