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消息:鄉村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在社會結構、農業生産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併為農民帶來富裕的同時,鄉村治理也面臨更多挑戰。為了提高鄉村治理水準,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矛盾糾紛,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堅持“兩説一聯”與矛盾化解相結合,此舉不僅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在基層,更提升了鄉村治理水準。
“兩説一聯”即群眾説事、法官説法、幹部聯村,是陜西富縣近年來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推出的便民聯動機制。在2018年3月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該機制經驗第三次出現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並在全國法院系統和陜西省各級黨組織中得到推廣。
陜西富縣羊泉鎮“説事、説法”現場(供圖 羊泉鎮黨委)
在富縣羊泉鎮鄉村治理過程中,矛盾糾紛被及時化解在基層。近年來,羊泉鎮在解決重點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引發的矛盾,及750、330線路過境,黃延二期擴能工程過境,靖西三線等中省項目建設遺留問題時,堅持“限時辦結”、拉網式排查的工作辦法,召開説事會議32場次,説法會議5場次,為老百姓追回經濟損失50余萬元,得到群眾的廣泛認可。
羊泉鎮黨委書記李龍説:“我鎮要求各村不論發生大小事,都要由黨支部組織黨員召開會議共商對策,採取‘情理結合,理法相容’的方式,為群眾釋疑解惑。”這一措施推行以來, 200余起矛盾糾紛得到化解。
隨著時代的發展,富縣“兩説一聯”也有了新的內涵。中共富縣縣委書記李志鋒説:“‘兩説一聯’機制已經由過去的部分群眾和幹部參與,擴大到廣大群眾和全體幹部整體參與;由過去偏重於鄉村治理模式,深化為新時期黨在推進精準脫貧、決勝全面小康、實施鄉村振興的工作機制。”(文 張雅潔 編輯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