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劉君慧):在持續高品質發展中降低油田成本,實現生産效益的成倍提升,長慶油田採油六廠從管理與技術雙創新,走出一條降本增效的新道路。近日,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開展國內主流網絡媒體進長慶看高品質發展主題採訪活動,國際在線陜西頻道走進長慶油田採油六廠,從基層一線的管理與技術雙創新入手,了解長慶油田採油六廠在降本增效上的新變化。
降本增效 管理創新優流程
磚井作業區胡三聯合站黨支部書記呂卿介紹站點情況(攝影 劉嘉宸)
長慶油田採油六廠磚井作業區胡三聯合站(後簡稱“胡三聯”)面積大、設備多,如何提升繁雜的巡檢工作效率,胡三聯合站黨支部書記呂卿從優化巡檢流程,創新安全管理辦法的新思路、新角度給出了新答卷。
在各種作業設備前,樹立的一塊塊“紅黃藍”作業指導卡,成為了減少一線員工勞動強度、提高巡檢效率的“倍增器”。這些卡片正是胡三聯率先創新應用的“紅黃藍”分級巡檢法的核心載體。“紅黃藍”分級巡檢法是將巡檢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數據、流程以及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分級,紅色為最高級,黃色為第二級,藍色為第三級。不同顏色對應了不同的巡檢要求,紅色為需要時刻注意的重要監測數據,在每一次巡檢時都要做好詳細記錄。藍色則為僅需要了解的普通數據,每一次巡檢時做到掌握了解即可。三種不同類型要求通過“紅黃藍”指導卡的形式安置在巡檢路線上。通過該方法,進一步幫助巡檢員工做到心中有重點,工作有主次,提升了巡檢效果和工作品質,降低了事故隱患發生率。
磚井作業區胡三聯合站曾芳查看“紅黃藍”指導卡(攝影 劉嘉宸)
與“紅黃藍”分級巡檢法相應的隱患排查管理方法稱為“ABC”隱患治理法,是以一張“糾正與預防措施整改跟蹤單”為載體的另一個管理創新。“ABC”隱患治理法要求對發現的隱患進行表面和根本原因分析,並對可能引發的事故按照“A(特大類)B(較大類)C(一般類)”三個等級進行分類歸檔。其中,糾正與預防措施整改跟蹤單是對隱患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進行詳細記錄,並制定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同時訂立責任人驗證實施效果,保證措施有效落實,也通過對處理措施的跟蹤歸檔,一線員工對處理常見隱患的歷史有效措施有跡可循,積累了排查經驗。
降本增效 技術創新提産量
胡二十接轉站站長趙陽介紹無人值守站情況(攝影 劉嘉宸)
走進學莊作業區胡二十接轉站,參觀者發現這個設備轟鳴運轉的站點,沒有值班員工巡查設備設施運行情況的身影,原來近年來長慶油田投入使用了無人值守站來提高工作效率。
所謂無人值守站,指的是通過數字控制系統自動化運行,遠程化監控的方式實現了站點的無人值守。這意味著以前需要駐守在陜北偏僻山溝,在氣候惡劣的室外時刻緊盯站點各個儀錶的一線員工,在建設無人值守站後,只需要集中在溫暖的各個中控室室內,通過數塊大螢幕上的數字化監測數據和高清攝像頭就可以直觀地同時掌控多個站點運行情況。據胡二十接轉站站長趙陽介紹,作為採油六廠第一個投入運行的無人化值守站,下轄的井組和增壓站點實現無人值守後,可節約用工11人,再加上崗位優化,用工從以前15人降低到目前的4人。從而優化了一線員工崗位分配,減少了一線員工的勞動強度。
據採油六廠財務科工作人員介紹,在2018年1至9月份,採油六廠共完成了2座中心站、10座無人值守站的建設,從而壓縮了3個管理單元、盤活員工崗位32人,進一步了優化了人力資源,提高了勞動效率,實現了油田發展品質與效益的雙提升。
據了解,2018年,採油六廠深入貫徹油田公司“開源節流降本增效”工作精神,通過技術與管理的雙創新,全面落實降本增效各項措施的要求,取得了一定成效,在1月-9月份實現成本費用降控235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