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臨潼區小金村電子商務中心(供圖 臨潼區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年來,西安市臨潼區用實“三個突出”積極踐行“黨建+”理念,堅持把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激發黨建互動活力,提升黨建服務升級,實現黨建工作與基層各項事業發展同頻共振、互動雙贏,讓黨支部切切實實地成為了引領經濟發展的“紅色引擎”。
突出“實” “黨建+電子商務”為農産品插上翅膀
臨潼區按照“黨建引領電商、電商助力脫貧”的思路,以“黨旗飄、支部領、黨員帶、電商動、群眾富”為目標,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鼓勵青年黨員返鄉創建電商平臺,促使貧困山區走“農産品和人力資源上行+工業品和城市服務下行”雙軌制農村電商之路。
目前,臨潼區已經建立了210個村級服務站和23個中心服務站,為群眾的生産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便利,前三季度限上企業零售額已突破1.6億元。其中,小金村黨支部通過支部與合作社共管、支部聯合與培訓共享、黨員聯手與市場共拓的“三聯三共”模式,推動電商發展,並註冊“三秦眾金垣”商標,2018年以來累計銷售農産品11.2萬斤,銷售收入約67.2萬元,其中為30戶貧困戶銷售農産品約5.3萬元。
突出“準” “一村一品”成效顯著
臨潼區把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作為“強村”工程來抓,突出黨建引領作用,變“單兵作戰”為“聯合攻堅”,全面推行“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多元發展強村計劃。區、街、村逐級成立工作領導小組,財政、扶貧、農林、衛生等多部門參與,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統籌協調、職能部門合力推動、街村兩級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的思路發展村集體經濟。在仁宗村的核桃、穆寨村的玫瑰、毛灣村的油牡丹等多種特色産業帶動下,集體經濟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壯大。
發展鄉村旅遊(供圖 臨潼區委宣傳部)
突出“新” “黨建+特色産業+鄉村旅遊”致富步入快車道
臨潼區鼓勵基層黨組織創新“黨建+”理念,針對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對農村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組織牽頭組建生産服務型組織,利用資源優勢發展悠閒農業、鄉村旅遊等。2018年以來,臨潼區通過“春滿中國•醉西安”“夏爽中國•嗨西安”“秋染中國•賞西安”等主題活動的有序開展,累計接待遊客約6000萬人次,徹底激活“特色産業+鄉村旅遊”,為全域旅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中,孟垣村黨支部通過“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群眾主參與”的方式,建成3000畝桃樹産業示範園,並通過“桃醉臨潼”主題觀賞活動累計接待遊客31萬人次,群眾通過桃樹認領、農産品銷售等實現直接經濟收入千萬餘元。
業池村黨支部利用“醉美楊樹林”“降龍木”等鄉村旅遊資源開展“秋染中國•醉西安”觀賞周活動,累計接待遊客20萬人次,群眾通過餐飲服務、農産品銷售等實現直接收入約25萬元,切實拓寬了群眾致富增收的渠道。(文 王三合 編輯 段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