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翟玉欣):11月27日,全國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現場交流會在西安市臨潼區舉辦。會議期間,參會嘉賓們走進西安市臨潼區石榴紅生態科技園,實地感受臨潼區在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具體實踐和發展成就。
參會嘉賓實地考察石榴紅生態科技園(攝影 段曉蕊)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辦三府村的石榴紅生態科技園(以下簡稱“科技園”)作為臨潼區石榴三産融合的典型代表,是集臨潼石榴資源保護、引進、研究與應用,石榴品種改良及苗木繁殖、生態農業與産業融合同步發展的現代化高科技示範型農業園區。科技園以石榴紅基地為紐帶,以“內融體系,外融産業”為核心,不斷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積極促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一産”是基點 做優石榴第一産業
科技園處於臨潼石榴優生帶,引進培育新老石榴苗木品種41種。
為了做優第一産業,科技園按照臨潼區石榴産業“東進南擴”的戰略方針,內選外引,加快優質品種引進改良,促進優質果品提質增效。
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林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段曉蕊)
西安市臨潼區零口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林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時表示,通過“石榴+産業融合”發展戰略,科技園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準及資源利用水準,先後引進國內外先進品種20余種,主要品種有美國Wonderful、黑鑽軟籽和冰鑽三白、鐵爐紅、紅鑽軟籽石榴等,實施標準化生産後園區石榴單價由原來3-4.5元/斤提升至5-8元/斤。
當地農民對石榴苗木進行養護(攝影 段曉蕊)
據科技園負責人介紹,為了讓村民掌握更多先進的種植技術,2015年科技園建立了“石榴專家大院”,採用專家聯動,以化零為整的模式不定期集中對村民進行石榴種植技術指導。截至目前,科技園舉辦石榴種植培訓班40余期,參訓人數最多時可達300余人。
“二産”是重點 做強石榴深加工業
科技園基於石榴品種精優選植的基礎之上,全面推動石榴産業和石榴衍生産品的深加工。蓄力打造標準化原料基地、集約化産業園區、體系化服務網絡,推動原料生産、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銷售有機銜接。
在石榴深加工和物流銷售方面,科技園現與臨潼區內多家生産廠商合作進行石榴深加工,配有2個千噸冷庫以便産品儲藏,聯動多個電商平臺和線下實體店進行銷售。
臨潼石榴(攝影 吳宇婷)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2018年,科技園與阿裡巴巴聯手推動“阿裡巴巴農業大腦石榴項目”,著力打造“智慧農業”“智慧石榴”,讓每一顆石榴都有身份證,鞏固臨潼石榴好品牌,從而形成石榴産業“接一貫二連三”融合的局面。
“三産”是亮點 做活“石榴+鄉村旅遊”
科技園將一二三産在內部融為一體,實現“産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産品變禮品”。每年5月20日科技園會舉辦臨潼石榴花節,吸引大批遊客前來。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觀賞美景,生態採摘,認領果樹,還可以體驗石榴醋傳統加工方法。據科技園負責人介紹,目前,科技園年接待人數達6萬人次,可帶動周邊1000余名農民就業增收。
2018年,《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出臺,首次明確了臨潼成為“東拓”的重點區域,該規劃為其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楊林表示,零口作為省級重點示範鎮,通過改善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準,提升人居環境和城鎮功能,打造出一個宜居、發展、魅力的臨潼區副中心小城市。2019年,零口將繼續緊密依託臨渭經濟協作區和渭南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兩個平臺,圍繞“一河兩岸三路四區五功能”的地域格局實施建設,為臨潼區的建設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式,為西安的發展持續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