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延安市榮獲首屆“健康中國年度標誌城市”的稱號。延安市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聚力推進健康延安建設,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延安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履行牽頭抓總職責,衛生環境整治、垃圾分類處理、城鄉廁所達標、城市公園建設等一批惠及群眾的基礎配套設施相繼建成投用,城鄉環境面貌發生極大改變,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
2017年7月,延安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成功後,大力開展健康社區、村莊、機關、學校、醫院、家庭等“健康細胞“示範建設,加大健康促進力度,群眾健康素養不斷提升,健康已成為人人關心的重要內容。
延安市持續深化醫改,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全力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逐級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實行市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延安市人民醫院與中國醫科大學緊密協作,延安市中醫醫院交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整體託管,延安的老百姓就近可享受到國家級優質醫療資源,延安市內三家大醫院齊頭並進為群眾提供多選、優選的機會。通過組建兩個醫療集團對縣級醫院實行託管,縣級醫院又託管重點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納入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形成縱向市縣鄉村一體化,“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就醫新格局正在形成,優質資源逐級下沉,基層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初步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縣域內就診率從改革前的60%上升到90%左右。
通過醫保政策調整、藥品零差率銷售、大型設備檢查降價等改革,大大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城鄉居民參保實現全覆蓋,大病保險籌資標準位居陜西省最高,對貧困人口實行四重醫療保險和兜底保障,極大減輕看病負擔。對108種常見病、多發病納入單病種付費管理,對藥品耗材流通實行“兩票制”採購,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價格。僅藥品零差率銷售和服務價格調整每年讓利群眾4000萬元。
堅持預防為主,全面落實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疫規劃、預防保健、婦幼健康、傳染病防治實現全覆蓋,連續多年延安市無甲類傳染病發生,乙類、丙類傳染病發病率逐年下降,均低於陜西省平均水準。孕産婦、5歲以下兒童及嬰兒死亡率降至7.90/10萬、3.48‰、2.41‰,達到陜西省最低水準,使群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延安市的衛生計生工作走在了陜西省前列,醫改經驗在全國交流和推廣,延安老百姓的健康水準持續提高,衛生工作者將真正成為群眾健康的”保護神“。(文 張羽 編輯 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