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羅赟鵬):“截至2018年11月底,西安市累計已建成眾創載體936個,累計建成總面積2659萬平方米,入孵企業達到3.5萬家,就業人數達到38萬餘人。”西安市科技局副局長樓文曉在12月17日召開的“2018中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年會”新聞發佈會上説。
“雙創”是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和重大舉措,是中國當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引擎,是激發全社會創新潛能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西安市圍繞“5552”成長格局,以高新、曲江、碑林、長安、雁塔等五區為主陣地,以校區、院區、園區、街區、廠區等五區聯動為主要途徑,支持區縣、開發區、高校院所、軍工單位、骨幹企業等改造利用閒置物理空間,建設各種類型、各種模式的眾創載體。
西安市除了搭建各類眾創平臺,鼓勵高校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推進中央17項授權落地見效,支持駐市高校院所在推進“三權”落地、科研人員分類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改革,強化主體培育,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增強。
不僅如此,西安市還注重“雙創”品牌打造,如“2017西安國際創業大賽”“2018國際創業大會”“首屆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全球創投峰會”等一系列高水準、有影響力的活動,形成了諸如高新區“秦英匯”、碑林區“絲綢之路國際創新設計周”、西鹹新區“西源匯”、西安交通大學“騰飛杯”創業競賽、西北工業大學“三航杯”創業競賽、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星火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一系列品牌活動,點燃了更多創業者的創新創業夢想。
出席新聞發佈會的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楊華向媒體介紹了西安高新區“雙創”的一些經驗做法。一是打造一流的“雙創”載體。西安高新區現擁有各類雙創載體110家,其中國家級的孵化器和眾創空間超過30家,建成眾創空間聚集區和特色區80個,累計建成雙創載體面積近500萬平米,創業孵化從業人員目前已超過10萬人;二是,構建一流的“雙創”生態。西安高新區圍繞雙創要素的聚集優化“雙創”政策,出臺了指向性更為精準的雙創與招商引資和産業培育相結合的政策體系;三是聚集一流的“雙創”要素。以絲路人才、資本和科技大市場為核心載體,西安高新區進一步聚集知名仲介機構入駐,打造國家創新網絡節點,創建“絲路硅巷”國際化地標;四是營造一流的“雙創”環境。西安高新區不斷深化商事制度和“放管服”改革,開展“行政效能革命”,全面推行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一網通辦制度,推動“最多跑一次”承諾落地,當好“店小二”,傾力奉獻“五星級”服務,建立以“一站式服務”為核心的自貿區公共服務平臺,厚植城市發展政務生態。
“當前,西安營造創業文化,積極打造創業之都,西安借全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聯盟年會在西安召開這一機遇,熱忱歡迎全國高校的各位領導、老師、創業者能夠持續關注大西安發展,參與到西安“一帶一路”創新創業之都建設中來,讓我們一起共覓發展良機、共享發展成果。”樓文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