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陜西省人大代表楊六齊: 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向更深層次邁進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1-31 18:45:58

  【柳洪華已審】陜西省人大代表楊六齊: 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向更深層次邁進

  陜西省人大代表、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攝影 馬淑媛)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目前,浐灞生態環境的改善只是基礎性的,今後我們將繼續研究探索,推動生態環保向更深層次邁進。”1月30日,陜西省人大代表、西安浐灞生態區黨工委書記楊六齊接受國際在線陜西頻道採訪,當被問及西安浐灞生態區生態環境保護的經驗時,楊六齊低調回應:“目前取得的成效還遠遠不夠。”

  西安浐灞生態區位於西安城區東部,規劃總面積129平方公里,得名于“長安八水”中的浐、灞水系。2004年9月,西安市在綜合國內外城市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設立了浐灞生態區。目的是通過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建設,完善城市形態,改善生態環境,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成立以來,浐灞生態區建成河道一級堤防近50公里,橡膠壩4座,親水景觀平臺18個,形成水面17000畝、綠化7000多畝、林地29000畝,開放雁鳴湖、桃花潭等大型生態公園。如今,現代化生態新城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但在楊六齊看來,城市綠化、河道治理、濕地保護等方面的改善對於生態治理來説只是基礎性的,還遠遠達不到“好”的地步。楊六齊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將落實生態群落的概念,要達到城中有林有水、水裏有魚、樹上有鳥,要使人、環境、動物、植物成為一個相互促進、良性互動的有機生態群落。此外,還要爭取讓綠廊從浐河、灞河延伸到秦嶺,把秦嶺的鳥類生態群落與渭河相連,推動生態鏈變得更長、更複雜、更高級,使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向更深層次發展。

  “過去的河道裏有泥鰍、有螃蟹等,現在卻很少了,這説明生態群落物種在減少。”楊六齊説,“如何恢復生態群落的物種,我們還在進一步研究當中。”

  對於西安浐灞生態區而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只是一個方面,發展是另一要務。

  “産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環境,引進的産業也要達到環保的標準,所以我們提出‘生態立區、産業興城’。”楊六齊表示,治理生態環境的同時,西安浐灞生態區在産業選擇上也要生態環保,比如金融、會展、演藝、智慧製造等産業,都處於浐灞生態區産業佈局的核心地位,而一些傳統産業將會被拒之門外。

  目前,西安浐灞生態區已引進德國麥德龍等世界500強企業7家,引進海航集團、中國銀行等中國500強企業6家,其他重點産業項目40余項,總投資額超過千億元。以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為發展目標的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進程不斷加快,未來10—15年,西安金融商務區將建設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金融核心區、關中—天水經濟區金融服務支持基地、中國西部區域金融創新試驗區,建成歐亞大陸橋沿線最大的金融商務區。

  但是,由於在産業發展上千甄萬別、精挑細選,在外界看來,西安浐灞生態區的發展似乎不是那麼“高歌猛進”“如火如荼”。楊六齊對此回應道,西安浐灞生態區的發展,應更多體現在創新上、生態環境上和産業品質上,這個過程中很多工作需要研究探索,所以它的發展不可能是快速的、大規模的。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