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鹹新區:“3450”改革之後 發力營商環境新“優化點”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2019-03-15 22:32:26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近年來,中國通過採取減稅降費、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營商環境獲得顯著改善。世界銀行在2018年10月31日發佈的《2019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國在全球排名由78位提至46位,一舉躍升了32位。

  在這場關於營商環境的“戰役”中,各項創新改革工作逐級下沉、落到一線。2018年以來西安市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不斷擦亮“店小二”金字招牌。2018年,在《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2018》中,西安以84.71分排在第10位。西鹹新區作為各項政策先行先試的試點區,提出了到2020年各領域營商環境便利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的目標。

  營商環境為新區發展帶來附加值

  圍繞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西鹹新區出臺了《西鹹新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施方案》,以“互聯網+”為載體,切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打造審批少、流程短、成本低、誠信優、服務好的營商環境。

  自此,承諾實現“3個工作日辦結企業設立商事登記,4個工作日辦結經營許可,50個工作日辦結建設工程項目審批”的“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改革”上線。目前,在西鹹新區企業開辦時間平均達到2.5天。

  此外,西鹹新區以其擁有國家、陜西省和西安市賦予的各類政策先行先試的優勢,還相繼試點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證照分離”審批制度改革,搭建快捷辦稅平臺。截至目前,西鹹新區共受理涉及“證照分離”事項3240項,其中審批改為備案事項905項,實行告知承諾事項196項,提高透明度和可預期性事項26項,強化市場準入事項2113項。

  在營商環境上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西鹹新區,也嘗到了營商環境優化所帶來的“附加值”。2018年全年,西鹹新區新登記市場主體2.72萬戶,同比增長56.5%,市場主體累計突破8.5萬戶。

  2月21日,在2019年度招商引資項目首批集中簽約儀式,總投資829億元的35個項目落戶西鹹新區,其中不乏日本7-11株式會社、三一重工、天貓、華僑城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尋找下一個“爆點”

  在官方文件中,營商環境包括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環境和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等四方面內容。在世界銀行對於營商環境的評價體系中,包括了“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産權登記”“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合同執行”“破産辦理”十項指標,來評價一個國家的營商環境水準。

  正如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所説:“我們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著力點,以制度創新解決營商環境中的痛點、難點,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這表明,面對激烈的競爭,西鹹新區要扮演“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用營商環境贏得發展,支持百業發展。

  其一,在企業最關注的稅務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在新一輪的深化增值稅改革中,西鹹新區應積極考慮運用稅務措施改善營商環境,提升西鹹新區長遠的競爭力,除了辦稅便利化外,結合“低稅率+針對性稅務措施”,讓稅務和産業“雙政策”有機結合,以此吸引投資者。

  其二,西鹹新區是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的三大片區之一,自貿試驗區與國家級新區“雙區”聯動發展的新格局,給了西鹹新區內陸變前沿的機會。同時,隨著西安國際化水準的不斷提升,以打造大西安新中心為目標的西鹹新區,外向經濟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也將逐漸增大,“跨境貿易”是西鹹新區經濟發展的機遇。

  隨著“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的持續深入推進,如今在西鹹新區已形成了空港新城“臨空+自貿+保稅+口岸+貿易”體系、灃東新城一站式境外投資服務平臺等體系平臺。在3月6日召開的西鹹新區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題會上,會議強調了2019年西鹹新區將繼續圍繞“三服四化”“一網通辦”“一套流程管項目”、信用體系建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工作提升營商環境。而西鹹新區在“3450”改革之後的下一個“爆點”也將蘊含其中。

編輯: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