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 幽雅的居住環境、創新的規劃理念、完善的公共設施等已成為居民提升幸福指數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公園恰是這些因素集中體現之地。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程建設,全力推進城市公園項目實施,各個項目相繼完善完成,一座座公園猶如一顆顆明珠,散落在綠意盎然的城市中。
臨渭區朝陽公園鳥瞰
位於渭南市臨渭區的朝陽公園是一座以綠地景觀為主、兼備文化品位、休閒娛樂功能的城市公園。漫步在公園裏的人行道上,柳枝垂地,隨風飄擺,一種悠閒自在、愜意舒心的感覺油然而生。公園裏的建築物周邊大都栽植各色植物,松、竹、梅、桑、榆、石榴、柿、棗等樹種遍佈在公園的各個角落。它們不僅起到了美化環境的作用,更提升了環境的文化品位。
今年72歲的張黎明每天堅持在朝陽公園晨練。他説:“朝陽公園是渭南市較早建成的一座公園,公園建成初期,園內佈局簡單,設施設備簡陋。近些年,市園林處等相關單位重新規劃園內綠植佈局,處處都是景。”“環境越來越好了,人的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了。”與張黎明一起鍛鍊的王友仁補充道。兩位老人的言語之間,流露出對渭南城市綠色發展的讚美。
秦代遺址公園一角
位於濱河大道南端的秦代遺址公園就是以“焚書檯”遺址為基礎,四週擴寬建設而成的一座充滿濃郁文化氛圍的公園。踏入園門,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倣秦、漢式牌坊高高豎立,青銅大方鼎吸引了遊人的眼球。
沿路前行,拾階而上,來到“四書五經”廣場。“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論語經典名句隨處可見。
如今,渭南市城區現有14座公園,其中在建6座,每一座公園在建設過程中都充分考慮到周邊環境因素,運用常規喬灌木配以園林小品、涼亭而建,真正實現了生態惠民。公園建在家門口,城綠了、景美了,百姓的幸福指數也提高了。(供稿 文/圖 渭南市委宣傳部 編輯 吳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