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消息:4月11日,在通往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五廠(以下簡稱”採油五廠”)麻黃山南採油作業區耿152橇的主幹路上,一個約長45米、寬15米、深20米的大坑被土、草袋子、磚頭、廢舊油管、水泥沙子等護坡材料填滿。當地一老鄉感慨地説:“如果不是天天經過,哪兒知道你們石油人這麼能吃苦、這麼能受罪。10天時間就把那麼大個坑填平了,那麼高的坡壘起來了。”
曾經,採油五廠管轄區域所處自然環境常年乾旱少雨,山坳溝壑間的植被也因乾旱而稀薄。近年來,受氣候變化影響,降水量激增。據氣象局官網統計,該區域2015年至2018年降水量由315mm上升至585mm,上升幅度達86%,加之該區域處於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黃土濕陷性極強,地形支離破碎,場站、管線、道路等基礎設施沿黃土長垣及溝壑零散分佈,遇水極易破壞,自然條件抗災能力差。
僅2018年,採油五廠就多次遭特大暴雨襲擊,場站漫灌、道路損毀、管溝塌陷、山體滑坡、交通和電力中斷等災情。一次次暴風雨,一次次大破壞,一次次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搶險自救大決戰,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災情,小則道路中斷、場站坍塌、停井停産,大則引發安全環保事故、管線破漏、人員傷亡。採油五廠廣大幹部員工多次深刻反思:如果把工作做得更紮實一些,準備更充分些,是不是就能多一份保障,多一份安全?
與其空談不如實幹,與其“被動應付”不如“主動出擊”。2019年,採油五廠認真總結近年來防洪防汛經驗,按照“防大汛、抗大洪、救大災”思想,提出“小雨當作中雨抓,中雨當作大雨抓,大雨當作暴雨抓”的思路,堅持“常備不懈、以防為主”的方針,完善制度,劃分責任,建立更加完善成熟的工作機制,及時動員各單位超前部署,積極組織,全面吹響防洪防汛衝鋒號。採油五廠汛前做好“加快汛前準備工作,加快汛前加固工作”兩個“加快”,確保隱患徹底消除;汛中確保“天氣預警到位、防範措施到位、雨中監控到位、雨後排查到位、應急搶險到位、隱患治理到位、生産保障到位”等七個“到位”,確保全廠安全度汛;汛後完成“建立防洪防汛長效機制、保障全年生産任務”兩項“任務”,促進防洪防汛工作再上新臺階。
結合油區地貌和基礎設施分佈特徵,採油五廠全員啟動,對場站、管線、電網、道路等基礎設施展開拉網式排查。2月底全面完成摸底工作,共計排查各類隱患326項,並按照“輕重緩急、屬地管理”原則分類編制倒排計劃,落實負責人、規定整治期限。抓住當前隱患治理的大好時機,採油五廠緊盯節點,現場抽查監督,督促各單位嚴格落實防洪防汛職責,組織各單位道路養護班、路長及崗位員工近千人,累計實施加固護坡、回填塌方、清理滑坡、改水路等汛前加固項目342項。(文 李雙濤 苗娟 編輯 劉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