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陜西報道(張靜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中心片區的重要區域,是連接大西安北部、南部片區的核心承載區,涵蓋了空港、灃東、秦漢和能源金融貿易區四個功能區,總面積42.58平方公里。自掛牌以來,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落實各項試點任務,持續推進改革創新,在投資、貿易、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先行先試,一系列改革創新成果紛紛呈現。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靜攀
4月18日上午,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兩週年改革創新情況及成果”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第四場,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趙孝,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自貿辦專職副主任李朝傑應邀出席並介紹情況。
據趙孝介紹,經過2年的建設,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改革創新成果顯著,服務效能大幅提升,市場活力持續增強,逐步形成國家級新區與自貿試驗區“雙區”聯動發展格局。截至2019年3月底,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累計新增註冊市場主體4676家,其中新增企業3421家(其中外資企業54戶),新增註冊資本1461.13億元,過億元企業131戶。2018年陜西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外商投資項目26個,較上年同期增長333%;合同外資2.6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38.78%。
充分利用“第五航權”
進一步夯實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第五航權”即第三國運輸權,是內容最豐富、最具經濟實質意義的航權。2018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支持西安機場在對外談判中使用“第五航權”,此後,西鹹新區空港多措並舉,不斷激發釋放“第五航權”所帶來的經濟活力。據了解,2018年西安機場貨郵吞吐量大幅增長,超過30萬噸,排名躍升全國機場第13位,提升1位,實現超越進位,進一步夯實了西安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據李朝傑介紹,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制定了應用“第五航權”工作推進機制的方案,組織國內政商學界的學者召開了“第五航權”研討會,並與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進行對接,專門針對應用“第五航權”事項做了課題研究。此外,西鹹新區空港新城還主動對接外國航空公司,加大國際航線開通。此前中國第16屆國際物流節上,西鹹新區空港新城和大韓航空就由韓國首爾飛西安、再飛越南河內的貨運航線達成協定。
李朝傑表示,圍繞“第五航權”事項,自貿試驗區西鹹新區也開展了多方面的保障性工作。如保稅航油事項、探索飛機融資租賃模式、保稅維修事項等,為充分發揮“第五航權”的經濟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市場培育方面下功夫。”李朝傑表示,未來將主要依託空港新城跨境電商綜試區作用,聚集跨境電商和企業,充分利用好“第五航權”。在政策支持方面,西鹹新區將積極對接陜西省財政廳、陜西省發改委,爭取獲得“第五航權”專項政策支持,推動更多國外航線落戶西安機場。
突出試點優勢開展制度創新
“雙區”聯動發展格局逐漸打開
西鹹新區是全國第七個國家級新區,也是首個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戰略定位的試驗區。圍繞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試驗區事項,國家先後給予了西鹹新區15個試點和示範。
自貿試驗區成立之後,西鹹新區以此為載體,圍繞開放型新體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雙創示範基地、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等方面開展制度創新,自貿試驗區和西鹹新區國家級新區“雙區”聯動的格局逐漸打開。
李朝傑表示,跨境飛機進境保稅維修事項、西安機場創新運行管理模式、提升機場運營效率等事項,都是自貿試驗區和國家臨空經濟試驗區結合的結果。在服務貿易創新事項中,服貿創新事項和自貿結合點非常強,在國家深化服貿試點過程中,形成了五項在全國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其中“一帶一路”語言服務平臺,就是自貿和服貿結合的結果。在“雙區”聯動發展的格局中,西鹹新區探索建設的人力資源産業園和特色文化産業創新模式,在全國複製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