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黃河入海流》審片座談會現場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電影《黃河入海流》審片座談會在渭南市大荔縣舉行。大荔縣委、縣政府、縣政協等部門領導和部分鄉鎮負責人與影片的攝製組核心成員一起觀看了影片,並對影片的拍攝細節、宣發等方面的事宜進行了探討。
會議由大荔縣委書記劉莉主持,劉莉説:“大荔的歷史文化非常豐富,農業文明高度發達,尤其是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成效顯著,《黃河入海流》是大荔歷史上第一部在此拍攝的電影,我們希望通過電影讓大荔走向熒幕,讓黃河沿岸的‘農耕文化’賦予電影更深層次的內涵和跨時代意義。”
電影《黃河入海流》開機儀式
會上,《黃河入海流》總製片人史佳就影片的梗概、架構、創作初衷、拍攝經過、預期效果一一進行了説明,史佳説:“影片講述的是一群好人的故事,儘管故事是虛構的,但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做事風格等帶有濃烈的‘黃河特色’,他們的原型可能就是生活在黃河岸邊的某個人。整個影片講述的都是正能量的故事,面對困難從不推諉,主動承擔責任解決問題,就連影片中的殘疾人‘興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是勇救落水兒童而犧牲,他們真實、樸實,而令人尊敬。”
電影《黃河入海流》劇照
隨後,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影片《黃河入海流》。在影片的點評環節,大荔縣政協主席張鋒,縣委副書記杜鑫,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亨,副縣長劉丁、肖衛斌等領導都非常真誠的談了個人的感受和宣發策略,大家認為影片的品質比較高,而且故事情節很感人,也看得出演職人員和劇組的辛勤付出。
電影《黃河入海流》劇照
會上,針對電影“藝術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方面,與會人員進行了討論,並就“年代感”等問題嚮導演王明軍做了諮詢,王明軍對大家的問題一一做了回答,他説:“我是大荔人,生活在黃河西岸的村莊,在我的精神層面,黃河西岸百餘公里的土地都是故鄉,所以在劇本的創作時沒有特指是哪個村子,哪所學校,也許是黃河沿岸祖祖輩輩都比較重視教育,也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來建設家園,這是一個優良的傳統。我們拍攝的地點在大荔,是因為大荔黃河兩岸特別美麗,大荔從歷史到現在農業文明高度發達,大荔畫面感鏡頭感都很到位。”
據悉,電影《黃河入海流》預計會在2019年下半年上映。(文/圖 胡蝶 編輯 柳洪華)
電影《黃河入海流》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