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問候語:“吉祥”上不了臺面,“老佛爺”不能當面稱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0-21 11:02:04 | 來源: 人民政協報 |
在太多清代影視節目中,“老佛爺”語匯不絕於耳。對著慈禧太后,不僅一口一個“老佛爺”,還加上“吉祥”二字。今天聽來,倒是蠻不錯的稱頌恭維話。可其實,清時對慈禧太后,是不能這麼隨便亂説亂叫的。
著名文物學者朱家溍先生在《什剎海夢憶》一書裏,專門談到這個今天常用的語匯。原來,當時官員們見太后時,如今天影視中一面叩頭一面説著“老佛爺萬壽無疆”之類的話,是沒有的。官員們無論見皇帝或太后,都是跪安,口中是:“臣XX請皇太后聖安。”不能叫“老佛爺”,當面必須稱其為“皇太后”。太監在“該班”(值班)時,太后從屋裏走出來,太監只須垂手侍立,不需行禮,無須廢話。如果太后問話,太監要立刻跪下回話。如果太監主動進門奏事,一進門先跪安,説:“奴才XXX請皇太后聖安”,並非如今天影視中説什麼“老佛爺吉祥”之類的話。
“老佛爺”這個語匯,當時也是有的。可那是太監和內務府的一些在皇宮中辦事的官員們背地裏對西太后的一個代詞。但當面還是稱“皇太后”。那些大臣們,無論當面或背後,都是不叫“老佛爺”的。
至於相互道“吉祥”這樣的問候方式,只是太監們彼此之間見面問候時説的話。是不大能上“臺面”的。不僅見太后不能這麼説,見大臣們也沒有這種規矩。可能有部分內務府的低級官員染上了這種習氣,見到地位較高的太監,為表示彼此親近,是“自己人”,就用太監間相互問候的方式道一聲:“XX老爺吉祥”。
封建時代,尤其宮廷,不少語言都有“層級”講究,分寸有度,大有區別,不能亂用的。
新聞推薦
- 上合組織天津峰會8月31日至9月1日舉行 外交部介紹有關情況2025-08-01
- 政策“不鬆勁”、消費“有新招”、市場“反內卷”——中央政治局會議定調下半年經濟工作2025-08-01
- 2024年中國“三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8.01%2025-08-01
- 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併發表重要講話2025-08-01
- 把地道的台灣美食帶到福州2025-08-01
- “抗戰勝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峽兩岸記者湖南行”聯合採訪活動在長沙啟動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