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展”亮相京城 展出姓氏文化發展歷程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1-24 10:51:12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本報訊(記者 趙婷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昨日在京成立,首次現場展出的中華姓氏文化發展歷程,讓參觀者大飽眼福。
代表媯、姚等六個部族聯盟的六面人石器、各式家譜、古老的家譜箱……眾多珍貴的姓氏文化藏品展現了中國古今20000余個姓氏的悠久歷史。目前,我國仍在用的姓氏超過5000個。據悉,首個以姓氏文化為主題的生態型博物館群目前正在規劃研究中,有望設立在河南,將包括主題館、祭壇、姓氏廣場、祠堂、國粹苑五大主題區域,計劃建成147個博物館。其中,主題館園區內的各博物館將以古今姓氏為主題,梳理姓氏産生、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及現狀,使觀眾對姓氏文化産生親切深入的認識。
據中華文化管理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華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誕生至今已有五千年曆史,歷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極為罕見。可以説,姓氏文化濃縮了中華文明歷史進程及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延續至今,早已變成了一種大眾普遍認可的文化現象,成為中華民族傳承文明,解讀歷史,透視社會的獨特視角。普及姓氏知識,拓展姓氏研究領域,對於當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有關姓氏文化的研究涉及歷史學、考古學、文學、語言學、社會學、經濟學、遺傳學、民俗學等多個科學領域,其中仍有不少學術空白亟待填補。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