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鮮曾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古代朝鮮曾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古代朝鮮曾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古代朝鮮曾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漢字作為漢文化最基本的細胞,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和民族特色,在漫長的歲月中,漢字伴隨著燦爛的中國文化向四方傳播,逐漸形成了漢字文化圈。目前,除中國使用漢字外,過去使用過或現在仍在使用漢字的國家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雷漢卿研究認為,從古至今,漢字對文化傳播和民族團結起到關鍵性作用。正是因為有了漢字的傳播與發展,東亞四鄰國家在文化精神、思維方式、審美情趣文學藝術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同化,甚至於在民風民俗,民間禮儀等方面各國都有相似、相通的地方。漢字不僅僅是記錄漢民族語言的書寫符號體系,更是一種歷史文化的符號。作為中國文化的特殊載體,成為漢文化圈共同的文字基礎。

 

向南傳播

 

越南

 

從“儒”字到沿用千年的正式官方文字

 

傳入時期:西元前40年左右

 

傳播途徑:行政需要

 

漢字在越南的歷史與傳播要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設立象郡時期。象郡是秦朝的郡級行政區,管轄範圍包括今廣西西部、越南中部和北部。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設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漢字隨行政的需要南行至嶺南直到現在的越南。據史書記載,大約在西元前40年左右,漢字經廣西傳入越南,越南把漢字稱為“儒字”,意思是儒家的文字。其後,在長達一千多年的時期裏,越南上層社會把漢語文字視為高貴的語言文字。朝廷的諭旨、公文、科舉考試,以至經營貿易的帳單、貨單都用漢字書寫。小孩讀書也像當時中國一樣,一直到西元13世紀,“喃”字的出現。

 

雷漢卿教授介紹,“喃”字是以漢字為基礎,運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創造出的一種新型文字。往往用兩個漢字拼成一個新字,即借用一個同越南語音相近的漢字和一個同越南語義相近的漢字,把二者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字。“例如,越南語中的‘三’,音為‘ba’,新字就寫作‘巴三’;越南語中的‘公鳥’,讀作‘公’字音,意為孔雀,因為越南語中孔雀音為‘cong’。這就是喃字,用以區別儒字(漢字)。”

 

1945年,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後,拉丁化新文字成為越南的法定文字,稱為“國語字”,但漢字對越南各方面的影響至今仍然存在。在當今越南語中,漢語借詞佔越南詞彙的70%左右。這些漢語借詞絕大多數保持了漢語詞的原意,如“人民”、“歡迎”等等。正是基於這種歷史和文化上的原因,現在越南的名勝古跡、寺廟的橫匾、對聯、家庭的祠堂都是沿用漢字。民間舉辦婚禮用雙“喜喜”,過春節貼倒“福”表示福臨門,為老人祝壽時也用“壽”字等。

 

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

 

新加坡、馬來西亞掀起漢語熱

 

漢字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入新加坡、馬來西亞。由於新加坡70%是華人移民,因此漢語在新加坡的使用頻率相當高。據雷教授介紹,新加坡的母語是馬來語,漢語和英語為該國的兩大官方語言。1968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簡化漢字委員會,1976年發佈的修訂本《簡化字總表》所收簡化字與我國的簡化字完全相同,書寫上也採用橫排方式,並且採用與我國一致的中文拼音。2007年,李光耀在一次公開活動中曾説,“在中國崛起的態勢未明朗化之前,許多家長都埋怨子女花太多時間學習漢語,然而隨著中國的國力日益強大。家長們都逐漸意識到如果子女沒好好掌握兩種語文,或對中國的文化和國情不甚了解,將錯失很多機會”。

 

馬來西亞有中國血統的馬來人和華僑佔全部人口的76%,學校推行雙語教育。馬來西亞教育部于1973年成立簡化漢字委員會,1981年正式頒布《簡化漢字總表》,所收簡化漢字與我國也完全相同。

 

泰國目前已經建了12所孔子學院,在很多泰國圖書館、泰國人的家裏都有中國文化典籍。泰國當地的居民在日常生活當中都會經常使用漢語。

 

向東傳播

 

朝鮮、韓國

 

古代朝鮮將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傳入時期:西元2—3世紀 傳播途徑:遷徙、佛教文化、經書

 

朝鮮半島很早就誕生了高度的文明,卻長期沒有自己的文字。西元3世紀左右,漢字傳入朝鮮,此後的1000多年,漢字一直是朝鮮半島唯一的書寫文字。雷教授介紹,在唐朝“開元盛世”時期,為了學習到中國的先進文化與技術,從而強大自己,朝鮮半島君王世宗在執政期間多次派出使者來到中國學習和交流。

 

雷教授告訴記者,漢字最初傳入朝鮮半島時,由於當時漢文化作為一種優秀文化為東亞地區周邊民族所仰慕,所以在吸收各方面的漢文化時,對承載漢文化的工具——漢字全面接收,朝鮮半島的人民學習用漢字書寫經典文獻,也用漢字記寫自己的歷史,用漢字創作本民族文學作品,記錄本民族語言。李氏王朝的第四代君主世宗于西元1444年,頒布了朝鮮半島最早的表音文字——“訓民正音”,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不過由於當時中國文化的絕對優勢以及在朝鮮半島的深遠影響,作為新文字的“訓民正音”並沒有得到及時推廣。據史料記載,就在“訓民正音”頒布後不久,一些士大夫們便上書反對。他們認為,漢字不僅是世界上最高雅的文字,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普遍使用的文字。他們甚至偏激地把“訓民正音”貶斥為“螗螂之丸”,而把漢字譽為“蘇合之香”。

 

朝鮮從1948年開始廢止了漢字,要求除涉及古文以外的文章一律都用朝鮮字母書寫。儘管漢字被廢止,就國家而言,漢字的教學活動仍在進行。1968年恢復了漢字教學,同年發行的漢字教科書使用漢字1500個。時至今日,朝鮮各類全日制中學從初中開始就教學生學習漢字,一直到高中畢業,要求學生能掌握2000個左右的漢字,少數大學還開設了古漢語課。

 

漢字在韓國的命運一波三折。1948年,韓國政府制訂法律,規定公文全部使用表音字,只有公文的附加條款允許漢字與表音字並用。1968年,韓國總統樸正熙下令在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這些政策最終造成韓國20到40歲的人幾乎完全不懂漢字,因而被稱為“表音字的一代”。然而歷史影響並不能被輕易抹掉,2005年,韓國政府宣佈:所有公務文件和交通標誌等領域,全面恢復使用已經消失多年的中國漢字和漢字標記,以適應世界化的時代潮流。

 

如今,漢字在韓國隨處可見。路牌、廣告牌、地鐵站牌都以漢字標記。絕大部分韓國人都有漢字姓名,一般都是由爺爺或算命先生先取好漢字名,再對應以韓文。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也同時標記韓文名和漢字名。在日常生活中,文化水準較高的知識分子也願意更多地使用“四字箴言”或“諺語”,這些來自中國成語的詞,發音、含義都與中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日本

 

漢字全面滲透日本文化政治與經濟

 

傳入時期:晉朝 傳播途徑:遊學講課帶入

 

漢文化在其形成、發展過程中,以強大的輻射力影響了東亞國家特別是日本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晉朝時,漢字傳入日本,成為古代日本的官方文字。雷教授介紹,日本民族借用漢字大約經過了三個階段:學習階段、借用階段、倣造國字和創造字母階段。《日本書記》明確記載中國學者王仁攜帶《論語》、《千字文》到日本做皇太子老師的歷史事情,日本和中國的“同文時期”長達500年。由於日語和漢語的結構不同,日本人學習和使用漢字有許多困難。漢字知識傳開後,日本開始借用漢字作為音符,書寫日語,形成日語音節字母。

 

日本借用漢字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音讀,另一種是訓讀。音讀即利用漢字的字形和讀音來記寫日語中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詞語,訓讀是指借用漢字的字形和字義,不借漢字的字音,而用日語解釋漢字意義,這是一種用日語詞義解讀漢字的方法。為了記錄日語,日本倣造了個日本專用漢字,被稱為“倭字”或“國字”,如:“笹”“雫”等。西元7世紀時,日本出現了漢字夾用“假名”的日文。現在漢字在日文中只當作“定型字”來使用,如果有寫不出的漢字,也可以直接寫假名。據記載,從漢字傳入日本到假名成熟,經過了一千年,一開始假名只是漢字的注音符號,不是正式文字,後來也是漢字為主,假名為副。如今,漢字在日本每個地方都隨處可見。路牌、廣告牌、地鐵站牌都以漢字標記。 成都晚報記者 王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