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發行殷墟文物郵票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11 15:33:12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台北12月10日電 台灣中華郵政與“中央研究院”合作,10日在台北首次發行以甲骨、青銅器、玉器等商代殷墟文物圖案的郵票。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遺址。1928年至1937年,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組成的考古隊先後進行15次考古挖掘,發現甲骨、銅器、陶器等多種文物。這些文物目前收藏在許多地方,其中一部分在台灣。
綜合中央社、中廣新聞網等台灣媒體報道,此次選作郵票圖案的共8件文物,分別為大理石梟形立雕、牛方鼎、填朱卜辭龜腹甲、鑲嵌綠松石獸面飾、玉人頭飾、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三節提梁卣,以及帶刻辭鹿頭骨。
這些文物為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珍藏。其中,牛方鼎是中研院當年在安陽考古挖掘中體積最大、最重的銅器,四面浮雕了牛頭,腹底鑄了一個象形的“牛”字銘文。另外,帶刻辭鹿頭骨上面記載了商王征戰回國途中,在“蒿”地狩獵,以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件。據指出,目前考古出土的鹿頭骨刻辭只有2件,這是其中之一。
中研院副院長王泛森表示,殷墟文物至今已有約3000年曆史,希望藉由郵票的寄送,讓殷墟文化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