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次發行殷墟文物郵票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11 15:33:12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台北12月10日電 台灣中華郵政與“中央研究院”合作,10日在台北首次發行以甲骨、青銅器、玉器等商代殷墟文物圖案的郵票。
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遺址。1928年至1937年,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組成的考古隊先後進行15次考古挖掘,發現甲骨、銅器、陶器等多種文物。這些文物目前收藏在許多地方,其中一部分在台灣。
綜合中央社、中廣新聞網等台灣媒體報道,此次選作郵票圖案的共8件文物,分別為大理石梟形立雕、牛方鼎、填朱卜辭龜腹甲、鑲嵌綠松石獸面飾、玉人頭飾、大理石虎首人身立雕、三節提梁卣,以及帶刻辭鹿頭骨。
這些文物為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珍藏。其中,牛方鼎是中研院當年在安陽考古挖掘中體積最大、最重的銅器,四面浮雕了牛頭,腹底鑄了一個象形的“牛”字銘文。另外,帶刻辭鹿頭骨上面記載了商王征戰回國途中,在“蒿”地狩獵,以獵物祭祀“文武丁”的事件。據指出,目前考古出土的鹿頭骨刻辭只有2件,這是其中之一。
中研院副院長王泛森表示,殷墟文物至今已有約3000年曆史,希望藉由郵票的寄送,讓殷墟文化可以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