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15週年經濟篇:從“單一”模式到適度多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12-15 11:05:32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帶著對“新澳門”的種種憧憬,338米高的澳門旅遊塔在回歸前夕破土興建。如今,旅遊塔已成為媲美大三巴的澳門新地標,見證了這塊蓮花寶地愈發姿態妖嬈的過程。
旅遊塔腹中既有購物美食,也有展覽場,娛樂休閒一應俱全。透過旅遊塔“這個點”,人們看到了澳門經濟多元化的嶄新風貌。從回歸前世人眼中的“博彩之都”,到現在知名的旅遊休閒城市,正在變身中的澳門讓世界驚嘆。
十五年來,澳門同祖國內地的經濟交流全方位擴展,同時在中葡商貿合作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開放與合作為澳門帶來巨大活力,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跨越發展:澳門經濟連年高速增長
“回歸十五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這一速度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鐵勳説,判斷“一國兩制”方針在澳門的實踐是否成功,最直觀的標準是經濟的變化。
從1999年到2013年,澳門本地生産總值由502.7億澳門元增長至4134.7億澳門元,年均增長16.2%;人均GDP由1.5萬美元增至8.7萬美元,增長4.8倍,據世界銀行經濟體排名位列亞洲第二、世界第四。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外來投資不斷增加,澳門財政收入迅速攀升,由1999年的169.4億澳門元增至2013年的1759.5億澳門元,年均增長18.2%;失業率大幅下降,由回歸初的6.3%下降至1.7%,連續7年低於4%。
“能夠在30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上實現如此驚人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全面準確理解並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離不開中央與澳門始終保持健康發展的良性態勢。”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説。
回歸後,澳門繼續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中央允許特區根據本地整體利益制定旅遊娛樂業政策,保持了澳門經濟發展特色。中央陸續出臺一系列支持澳門、促進澳門與內地共同發展的政策措施,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特區自身優勢得到發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從《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其補充協議的實施,到“十二五”規劃將港澳發展單獨成章;從開放內地居民“個人遊”、批准澳門銀行機構開辦人民幣業務,到《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簽署、《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實施……15年來內地對澳門的支持措施不勝枚舉。“祖國內地永遠是澳門的堅強後盾,我相信這種支持還將不斷延續下去。”崔世安説。
對於在內地支持下澳門未來的經濟發展前景,國外輿論也普遍看好。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指出,得益於高鐵和其他交通方式,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內地遊客到澳門旅遊,澳門經濟將繼續強勁增長,而預計不久後將通車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也將對澳門經濟起到促進作用。
華麗轉身:從“一業”到“適度多元”
對於澳門旅遊業的快速發展,老字號小吃店“黃枝記”的老闆黃天感慨良多。1997年黃天接手該店時,老城區生意冷清。2000年,他不顧親友反對,維持老店營業同時,還在澳門店舖租金最高的議事亭前地租下一棟樓開新店。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在這個地方包下整棟樓去做雲吞面,是不是瘋了!”黃天回憶説,當初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就是因為看好回歸後澳門的旅遊業發展前景。“越是中心的旅遊地點,越能夠給生意帶來客流。”
黃天成功了。如今的黃枝記議事亭前地店,總是遊客爆滿。2003年7月,內地多個城市陸續實施居民赴澳門“個人遊”,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赴澳“個人遊”超過6828萬人次。2013年,澳門入境旅客達2932萬人次,約為當前本地人口的47倍,較回歸之初翻了兩番。
回歸15年,澳門遊覽觀光、文化娛樂、購物美食、會議展覽、文化創意等産業也在飛速發展。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經濟正在努力告別博彩業“單一”模式,積極實現“華麗轉身”。
只有經濟適度多元,才能拓寬澳門的就業渠道,為人才向上流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崔世安説,因此特區政府積極尋求良方,制訂出最適合澳門現實情況的發展路徑。
據統計,2013年澳門批發及零售業、酒店業、飲食業、建築業、金融業等行業的收入超過1600億澳門元,較2009年增加一倍。
澳門會展業近年發展迅猛,會展規模、專業化程度不斷提升。有關研究報告分析,2012年會展業創造價值達35.32億澳門元。2013年,共有1030項會議展覽在澳門舉行,為酒店、零售、餐飲、物流等服務性行業帶來商機。
分析人士表示,中央出臺的一系列支持澳門發展的政策,如CEPA、“個人遊”、橫琴開發政策創新、口岸通關便利等,大大方便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在區域的流動,帶動了澳門多元産業的發展。
兩地合作:澳門與內地聯繫更趨緊密
“今年是澳門回歸15週年,我們希望繼續加強在珠三角的投資力度。”作為一名在內地投資10年之久的澳門商人,十月初五餅家(澳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藝良説,“十月初五”的成功離不開兩地合作,“這是澳門的品牌,也可以説是廣東江門的品牌。”
澳門回歸後,與內地經濟合作不斷加強。“中央非常重視推動澳門與內地展開全方位、多層次合作,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筆。”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李剛介紹説。
自2003年10月以來CEPA及10個補充協議相繼簽署實施,從方方面面有力促進澳門發展。貨物貿易方面,自2006年起所有澳門原産的貨物,經制定原産地標準後,全面實施零關稅。服務貿易方面,內地對澳門在40多個領域採取了383項開放措施。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內地與澳門加強了貿易投資促進、通關便利化、知識産權保護等10個領域的合作。
“合作最為緊密、範圍最廣、力度最大的,莫過於粵澳合作。本著平等共贏、互惠互利的原則,深化粵澳合作已經成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支撐。”李剛表示,目前粵澳兩地合作機制運作順暢,橫琴合作開發呈現嶄新局面,中山翠亨新區、廣州南沙新區、江門大廣海灣區合作建設積極推進,粵澳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此外,兩地還將通過CEPA的安排,率先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
2009年8月,國務院批復實施《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提出逐步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範區。經過粵澳共同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果:新區目前註冊登記澳門投資企業213家,投資總額1842億澳門元;橫琴粵澳合作産業園佔地5平方公里,特區政府推薦33個項目進入産業園,已簽約和供地17個項目,總投資超過560億元人民幣。
在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方面,一批重要工程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工程完成後,從香港到珠海的車程只需半小時,粵港澳三地將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此外,拱北口岸改擴建工程完成,澳門輕軌橫琴延伸線項目的準備工作也已啟動。粵澳新通道項目去年11月獲國務院批復同意興建,並將實施新的通關模式。粵澳雙方還積極推進珠澳機場合作、口岸建設及通關便利化。12月18日,珠澳口岸將實行新的通關安排,實現24小時通關。
“澳門土地狹窄,發展空間有限。發展經濟必須‘走出去’,通過加強與內地合作打造一個‘澳門之外的澳門’,這對於保持繁榮穩定局面很有幫助。”李剛説。
擁抱世界:在大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
對於與葡語國家有著傳統緊密聯繫的澳門來説,建設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有助於發揮其獨特優勢。這個首先由澳門特區政府提出的構想從2003年起付諸實施,在“十二五”規劃的推動下不斷發展壯大。
2003年10月,由中國政府發起並主辦,安哥拉、巴西、佛得角、幾內亞比紹、莫桑比克、葡萄牙和東帝汶等7個葡語國家共同參與,由澳門特區政府承辦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在澳門創立,並在澳門設立常設秘書處。在澳門特區政府支持和配合下,中葡論壇部長級會議迄今已舉辦四屆。
2013年6月,由中國政府倡議,國家開發銀行和澳門工商業發展基金共同發起成立“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發展基金”,總規模為10億美元。基金專注于包括澳門在內的中國和葡語國家企業的投融資需求,以加強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鼓勵和擴大雙向投資。
近十餘年來,中國與葡語國家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從最初的貿易額剛過100億美元,到2013年的逾1300億美元。澳門在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合作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析人士表示,中葡基金的成立與運作,將為中國與葡語國家以及澳門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2014年9月,第八屆亞太經合組織(APEC)旅遊部長會議在澳門召開,會議對擴大和提升中國旅遊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促進亞太區域旅遊經濟發展等有著重要意義。澳門成功舉辦會議,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一國兩制”實踐的豐碩成果,提升了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美國傳統基金會發佈的2014年度“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澳門被評為亞太地區第7位,在全球170多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9位。評論指出,這反映回歸後澳門對外經濟交往越來越緊密,透明度越來越高,國際地位不斷提升,逐漸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
據統計,至2013年底,澳門外來直接投資累計總額達1894億澳門元,其中,2013年新增的外來直接投資361億澳門元,按年上升16%,主要是外資企業把盈利作再投資所致。
澳門回歸15年,高速發展的奇跡讓世人驚嘆。如今,澳門正處在歷史發展的新時期,美好前景令人鼓舞。“國家正處於一個波瀾壯闊的發展時代,澳門居民也分享了祖國日漸強盛的尊嚴和喜悅。”崔世安對澳門的未來充滿信心:國家好、澳門就好。澳門是國家的一分子,要努力將澳門與國家連在一起,才能真正發展好。(記者 劉歡 趙博 劉冬傑;參與采寫記者:劉暢馬曉澄)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