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大學之殤

 

德國海德堡大學校徽

 

 

 

在傳統的大學史書寫中,60余所起源於中世紀並延續至今的歐洲大學被施以濃重的筆墨。追溯各家老校數百年前的組建源頭、梳理幾個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繼承悠久的學術傳統,已然成為歐洲大學史的研究主流。

 

大學自西歐中世紀誕生之日起,實際上走上的是一條坎坷的前行之路。在延綿數個世紀的傳承背後,大學史也有其斷裂的一面。在大學發展的早期階段,即有一批大學沒能維持住其生命力而作古于中世紀,它們在大學的正史中鮮被提及或者被邊緣化了,即使對此有所涉獵的史書也只是一筆帶過,未曾探討過內中的究竟。這些算不上成功的中世紀大學可以細分為兩類:一類為消逝的大學,即大學在組建之後經歷了衰落和消失,沒能“活”過中世紀時期;另一類是未竟大學,雖然已經有了組建大學的計劃卻最終未能落實,即沒有在中世紀真正地存在過,有些在近代才得以落成。

 

隸屬這兩種情況的大學均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名錄。前者包括阿雷佐大學、布達大學、格勒諾布爾大學、帕倫西亞大學、佩奇大學、皮亞琴察大學、帕塞尼大學、雷吉奧大學、塞維利亞大學、特裏維索大學、維切利大學、維琴察大學、維爾茨堡大學等。已知的、有過組建大學計劃的地點有:卡拉塔尤、奇維達勒、都柏林、費爾莫、日內瓦、赫羅納、格雷、庫爾姆、盧卡、呂訥堡、曼托瓦、奧爾維耶托、帕米耶、普福茨海姆、雷根斯堡、維羅納等。細數起來,前後兩者相加已有近30項,與成功組建的中世紀大學之比幾乎達到了一比二。也就是説,平均每3所中世紀大學中,就有1所最終以失敗告終。隨著未來新史料的發現,未竟大學的名錄可能還會擴充。這説明,中世紀大學已然分佈在了歐洲各地,在中古時期,歐洲沒有任何地域佔據著組建大學的優勢。

 

那麼,是什麼因素導致了中世紀如此多大學的消逝乃至夭折呢?根據現有史料進行分析,有如下幾個主要原因。首當其衝的是大學合法地位的獲得問題。中世紀大學從其組織形式上看是一種社團,它與手工業者、匠人、技工所結成的行會並無二致。最初的大學不過是由教師與學生組成的學人共同體,它對外保護共同體內成員的利益不受侵害,對內則實施業內的自治、維護本行會的秩序。隨著學人社團的不斷壯大,它不僅獲得西歐各國王廷的眷顧,還得到曾經壟斷了教育的羅馬教會的認可。由教宗親自簽署並頒發給大學特許令,在確認了大學合法的社會地位的同時,也使大學獲得了向學人授予通行執教資格的特權,學人在獲得了通行執教資格之後才能在歐洲各地任教。久而久之,獲得教宗的特許令以及相應的權利成為每所中世紀大學不可或缺的建校前提。但是,當教宗自身的合法性受到質疑的時候,教宗的特許令自然也就喪失了權威性。1378年的教會大分裂造成羅馬與阿維尼翁兩個教廷對峙的局面。而卡拉塔尤正是于1415年從阿維尼翁的對立教宗本尼迪克特十三世手中獲得了組建大學的特許令。當本尼迪克特十三世在1417年被廢黜之後,特許令隨之失效,組建大學的計劃也化為泡影。

 

有些大學在教宗簽發特許令之前便已半途而廢,政治環境的改變是一大主因。例如駐守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西南邊疆的伯爵卡爾一世,曾經在1459年計劃在伯爵宮邸所在的普福茨海姆組建一所大學,而且獲得了教宗的首肯。但是,在1462年與鄰邦的作戰中,卡爾伯爵兵敗被俘。為了換回自由之身,伯爵的家族付出了兩萬金幣的贖金,卡爾一世就此一蹶不振,組建大學之事遂擱淺。時至中世紀晚期,大學對其所在地的領主來講,是一種榮耀。如果能夠在自己的領地內擁有一所大學,這既是領主在政治權力、經濟實力、社會聲望上的強大象徵,又可以讓領主從學人中選拔能士輔佐執政。但是,當那些領主和諸侯風光不再時,大學也就對他們失去了意義,他們無力也無心再為大學提供支持。

 

不過,在中世紀時期,有意願、有能力組建大學的並非只有國王和領主,隨著城市的崛起,組建大學的新興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由城市來牽頭組建大學,要考慮到的因素更加繁複。作為一座中世紀的大學城,它要坐落在既便於交通往來又安全的地域,為教師與學生從四面八方匯聚於此提供基本的可能性;城中要有閒置的房間供給大批外來的教師和學生們租用,而且租金還要合理;要有繁榮的城中集市,提供充足的食品、衣物、日常用品、學習用具、人力勞動等等;同時,組建大學也是對市民的寬容度與忍耐力的考驗,中世紀大學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年輕男性,其中的一些不羈分子與本地居民發生衝突乃是當時的常態,作為中世紀大學城的市民必須時刻做好與大學産生齟齬的心理準備;還有一點,就是要考慮周圍其他城市中的大學在師資與生源上帶來的競爭。除此之外,城市如何支付教師的薪金是首要解決的大問題。城市有獨立的、充裕的財政可視為組建大學的關鍵所在,否則就是功虧一簣。例如意大利盧卡市的大學計劃恰恰敗于其財政上的捉襟見肘、負債纍纍。

 

也不單單是城市,當支持著大學的地方教會遇到財政危機之時,大學的命運便也命懸一線。例如帕倫西亞,它是伊比利亞半島上最早的中世紀大學,在13世紀初通過對當地學校的改制組建而成。最初,教宗責令帕倫西亞當地的教會將其四分之一的收入用來支付大學教師的薪金。而從13世紀中葉開始,帕倫西亞教會身陷入不敷出的境地,其收入的一半要上繳到主教座堂,以償還那裏的債務。從此,帕倫西亞教會財力匱乏,已然無暇顧及大學的生存。不久,帕倫西亞大學便銷聲匿跡。德國維爾茨堡大學也遭受過同樣的厄運。它由維爾茨堡的主教于15世紀初發起組建。由於當地教會無力負擔大學的費用,主教將自己的所有收入注資給了大學,用於支付教師們的薪金,才使大學得以初步運轉。而當這位慷慨的主教去世以後,大學的資金來源再無保障。存在了不過10年之後,維爾茨堡大學便黯然傷退。

 

探尋那些消逝的、未竟的中世紀大學的失敗根源,是一個從逆向反觀歷史的過程。有了失敗的大學作為參照,成功的大學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也就可以更清晰地透視在中世紀組建一所大學需要哪些必要條件。綜上所述,在合法地位、當權者的支持、所在城市容納、同行競爭這些因素之外,財力對於一所中世紀大學的誕生與發展至關重要。而中世紀大學財政中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來支付教師們的薪金的。國王、領主、地方教會、城市作為大學的組建者,在籌備大學之初必須要對此有週全且長遠的考慮。只有在解決了大學的財政之後,才有穩定的師資,進而能吸引學子、開展教學,讓大學運轉起來。如此形成的聯動關係是中世紀大學留下的重要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