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中國春節日益傳統化全球化

據《參考消息》2月3日報道,【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1月31日文章】題:中國春節:日益傳統,日益全球化(作者金凱(音))

 

中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説,2014年春運客運量將創下新紀錄,達到36.2億人次。這不足為奇。在這一長達40天的旅行高峰期,中國人首先將回老家,然後返程,使春運成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年度短期遷徙現象。

 

不管旅程多麼漫長、多麼令人精疲力竭,不管在旅程中可能會遇到多少不便,人們還是要匆忙趕回老家,在那裏,他們會感受到溫暖、舒適和一種在一起的感覺———家庭團聚感。對正在經歷一個大規模現代化和全球化過程的中國人來説,傳統價值觀在某些方面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儘管大城市中很多年輕人慶祝西方的聖誕節,但春節仍保持著最重要地位,甚至散發出更多傳統色彩。

 

例如,近年來,全國性或省內舉行的春節儀式越來越多。受過良好教育的較年輕一代也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家庭內的春節祭拜等儀式。正是中國年輕人在熱情討論漢服的復興、並在各地大學校園內舉行很多與漢服相關的活動和儀式。

 

另一個令人感興趣的現象是,用“馬”字創造的很多新詞彙(今年是中國農曆馬年)。中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連續使用的書寫體系,是中國人自豪感的一大來源。然而,這種語言也微妙反映了當代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變遷。在中文中,傳統和創新以令人吃驚的方式結合在一起。

 

進入2014年後,數字世界中創造和流傳著一系列以“馬”字開頭的詞語。例如,一匹馬背上馱著一捆錢就是“馬上有錢”。另一個例子是,馬背上馱著一對大象的意思是“馬上有對象”。事實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我們經常能找到類似表達,互聯網時代只不過是為中國古老的文字遊戲提供了一個新媒介。

 

不過,儘管保留了傳統性,春節也在變得越來越國際化。據報道,今年將在全世界103個國家和地區的294個城市舉行總共500多場春節慶祝活動。世界上一些重要領導人也向中國人民致以節日祝福。

 

當然,春節國際化的主要驅動力之一是中國作為一個崛起中經濟大國的地位和中國巨大市場蘊涵的機會。例如,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在其春節祝詞中向全球華人致以熱情祝賀,並不忘強調作為中英關係基礎之一的經濟合作的重要性。還有,儘管目前中日僵局仍在持續,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是向在日華人致以春節賀詞。安倍重申兩國經濟關係的重要性,尤其強調今年是馬年。在賀詞最後,安倍建議兩國跨越障礙,面向未來共同前進。

 

可以將海外的春節慶祝活動視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佔份額越來越大以及被國際社會所認可的産物。但作為文化範式的春節正經歷一系列變化。一篇評論文章曾將春節與聖誕節的全球化進行對比。文章稱,聖誕節是在西方國家已經實現現代化以後開始傳播的。與之相反,中國春節(以及春節所植根于其中的中國社會)仍在變革過程之中。在春節的一些傳統因素日益丟失的過程中,其他一些因素卻被中國社會重新拾起。這讓人想起一句名言,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