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奉俊昊,講述“不得志”的故事

誰是韓國最好的導演?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要問誰是韓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那只有一個回答:奉俊昊。

 

奉俊昊

 

誰是韓國最好的導演?不同的人可能看法不一。要問誰是韓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導演,那只有一個回答:奉俊昊。

 

3月17日,拍過《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的奉俊昊為中國影迷奉上一部充滿寓言色彩的科幻大片《雪國列車》。約2.3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克裏斯·埃文斯等清一色的國際巨星,歐美頂尖的特效公司——如果光看演員陣容和製作班底,觀眾可能認為它是一部標準的好萊塢大製作。片子最終呈現的震撼效果,也讓網友紛紛 “點讚”。奉俊昊在韓國土生土長,不會説半點英語,但在操控類型電影方面的成熟技巧和實力,足以躋身世界一流導演行列。

 

《雪國列車》不但彰顯了奉俊昊高超的導演水準,也顯示了韓國電影人試圖融入國際主流市場的努力。從這一點來説,奉俊昊不僅是韓國電影人的領軍人物,也是整個亞洲電影的急先鋒。

 

票房不好,就回家開音像店

 

奉俊昊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是一位詩人。讀大學時,奉俊昊考上了延世大學社會學系。他曾參與校外的電影社團,以編劇和導演的身份拍攝了短片《白色人》,並自此愛上電影。1993年,24歲的他在本科畢業後,進入韓國電影研究院學習,執導了短片電影《鏡頭裏的記憶》和《支離破碎》,並且擔當過照明、攝影、場記等多個工種,積累了全方位的電影從業經驗。

 

1998年的《綁架門口狗》是奉俊昊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圍繞一隻狗的安危,晉陞無門的大學兼職講師、講師的嘮叨妻子、自願尋狗的女秘書等製造出一連串令人捧腹的搞笑場面,背後則表達出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現代社會,人人都有自己的悲慘處境和辛酸。這部片子震驚了韓國影壇。但如今回憶起來,奉俊昊覺得自己有點主題先行,“用殺狗的小事來表現過多思想是有問題的”,難怪當時上映後雖然叫好卻並不叫座。

 

吸取了第一部影片的教訓,奉俊昊的第二部電影長片《殺人回憶》表現更加不俗。影片取材于一個真實的連環殺人案,講述了一個充滿懸疑色彩的故事,又不乏溫情幽默的橋段。影片獲獎無數,被公認為韓國影史上最好的電影之一。

 

2007年的《漢江怪物》又是一部刷新韓國票房紀錄的作品。《漢江怪物》借助美國《指環王》特效公司的特效製作,打造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影片也曾在中國上映,奉俊昊的名字伴隨著漢江裏那條來勢洶洶、見人就咬的大醜魚為中國影迷所熟知。這部影片在全球範圍內都創造了輝煌,但在策劃階段,很多人並不看好,有人説它是個兒童電影。上映之前,奉俊昊自己也是充滿壓力,打算如果票房成績不好,就回家開一間音像店。

 

《漢江怪物》給奉俊昊帶來了更多的讚譽,他在全球打開了影響力。美國大名鼎鼎的導演昆汀·塔倫蒂諾都成了奉俊昊的追星族,將他與執導《大白鯊》的斯皮爾伯格相提並論。2009年,奉俊昊的作品《母親》在戛納首映時,博得全場長時間的歡呼。而新作《雪國列車》更是操控起了一個好萊塢一線明星的華麗班底。該片改編自一部科幻漫畫,講述的是人類為了解決全球變暖問題大規模使用製冷劑,最後卻適得其反,進入冰河期的倖存者們不得已在一輛列車上生活。車廂間等級森嚴,男主角從末等車廂一步步闖進了夢想中的頭等車廂。

 

只拍了5部長片,但部部精良

 

在拍攝現場,奉俊昊非常嚴格,其“刁鑽”與“執著”給工作人員留下深刻印象。《殺人回憶》的美術指導柳成熙曾給他起了一個“奉龜毛”的綽號。奉俊昊對此非常糾結,他説:“這個名字不知道為什麼讓我有一種變態的感覺,其實我沒那麼刁鑽,很多時候我只是想通過鏡頭中的每個部分,感受電影劇情裏的情緒和空氣而已,但旁人以為我對一個道具都會橫挑鼻子豎挑眼。”

 

也許是因為社會學專業的背景,奉俊昊的作品充滿了複雜微妙的社會暗喻。《漢江怪物》作為一部科幻片,所展現的災難並非空穴來風。2000年,駐韓國首爾的美軍裏一名研究人員不顧韓國勸阻,執意命令將甲醛倒入排水系統,最終流入漢江裏。而在片中,怪物的産生也並非“天災”而是“人禍”,對現實若有似無的指涉增添了觀眾內心的恐怖。微妙的“反美”情緒也使本片有了更多的話題性,無數媒體認為,奉俊昊此番是向美國開炮,“怪物”就是代表了美國。《殺人回憶》中,兇手最終也沒找到,奉俊昊把矛頭指向上世紀80年代韓國令人備感壓抑的社會氛圍。

 

在《雪國列車》裏,男主角終於來到他17年來夢想的頭等車廂,才發現眼前的東西不是他想要的——尋求自身解放的英雄也不一定得到完美的結局,這是奉俊昊想要表達的主題。

 

奉俊昊是慢工出細活的類型,至今只拍攝了5部電影長片,但部部精良。他在作品中偏好表現小人物,對一些“非正常人類”尤其關注。“我覺得我的電影應該都是在講述‘不得志’的人的故事,這是作品的共同點。”他還曾透露:“我喜歡以極端條件作為背景,在這種情況下人性會被彰顯到極致。”

 

正如在作品中總表現黑色幽默,現實中的奉俊昊也時常“自黑”。他曾説自己在看《綁架門口狗》首映時,看一半就逃出影院嘔吐半天;《母親》中將近一半鏡頭都想“毀了重拍”;説到拍《雪國列車》時與影片監製樸讚鬱的爭端,他也打趣:“韓國電影界有個傳統,後輩的新觀念是備受重視的,前輩一定要聽,樸讚鬱是我的前輩,只能聽我的。”

 

韓國電影人民族自尊心很強

 

一部《雪國列車》,不僅顯示了奉俊昊的才氣,也激起了對韓國電影的討論。環球人物雜誌記者採訪了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理事、譯有《韓國電影史》的韓國電影研究學者周健蔚,了解到韓國電影産業良性發展背後的一些因素。

 

首先是韓國電影創作上的自由度較高,早在1998年,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就宣佈徹底廢除原有的“電影剪閱制度”,以分級制取而代之。這使得韓國電影的類型更多樣化,既産生了像《雪國列車》這樣的超級大製作,也有很多在藝術性上受到好評的藝術片,最近更流行的是適合全家觀看的中等規模的電影。大片小片分居兩頭,中等規模佔主導,形成了合理的産業發展結構。

 

再者是韓國電影市場化程度高,開放度高。韓國電影人的民族自尊心一向很強,為抵抗外國電影(尤其是好萊塢電影)的入侵,以前曾有過捍衛民族電影的各種抗議活動。但近年來保護本國影片不再成為話題,因為在高度開放的市場環境中,韓國本土電影已積澱下一批成功者。韓國觀眾還是會看美國大片,但拍得不錯的本土片,一樣會受到熱捧。

 

第三是韓國的製作、發行、放映這條産業鏈經營得不錯。上世紀90年代初,韓國大企業進入電影行業,同時,政府也用各種方式對電影業進行扶植。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每年都會撥出一定資金,扶持新人導演的新作品。還有釜山電影節等大大小小的電影節,能為他們提供展示作品和才華的舞臺。

 

執導過《生死諜變》的韓國著名導演姜帝圭曾説:“韓國導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嘔心瀝血之作。這一點上,好像中國導演做得不夠,不熱衷拍攝自己喜愛的作品,看起來只是做命題作文。”看來,除了産業環境,創作態度浮躁和功利化,更是中國電影圈需要摒棄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