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式成年禮被指形式化 網友:只是圖新鮮和噱頭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10 15:40:51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4月6日,西安漢服愛好者在漢城湖景區舉行漢式集體笄禮,50余名少女依照古時習俗,挽發髻、插髮簪、祭軒轅,以這種方式宣告成人。不過,不少網友質疑,只學形式不重內在,穿上漢服舉行成年儀式又有多大意義?
@地下流行:我們學古人要學古人的內在的精神,不是穿什麼衣服就行了。
@不看電影會死:應該提倡,既可以保護傳統文化,又很有紀念意義,可惜已經成年了,只盼望結婚時來個傳統婚禮。
@韓山青衿AwInG:多做活動是宣傳漢服的好手段,但是做多了容易形式主義。現在古代精神文化還剩多少?殊不知日韓傳統文化保留得這麼好,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的傳統文化和經濟社會高度結合了。
@龍在西湖:好活動,不過別一穿漢服就整一卷假經文搖頭晃腦一番。穿漢服拿張新聞紙行不行?拿個平板電腦行不行?都可以有。設想,以後工作必要著裝之外可以自豪地穿漢服。
@壁虎品人生:只走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教育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大面積從幼兒開始,更應該從體制上去改變。
@pumars:只有從骨子裏喜歡傳統文化,才能配得上漢服,如果只是圖新鮮和噱頭還是算了吧。
@夏達:覺得無法接受身著漢服卻戴著眼鏡、玩著手機的,可能還是不太能適應這種形式吧。
@虞峰:一方面,由資本全力推動的漢服廣告將比任何民間團體的宣傳更有影響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把這些能量都用在內耗上,卻反而會將漢服運動自身毀滅。商業對利潤的追求會成為壓倒一切的目的,從而讓漢服復興迷失方向,變了味。
@城闕:現在的漢服是發展改良的,像唐時的圓領袍、齊胸襦裙,宋明的褙子等。這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包容的一種體現吧,我們不應該太拘泥于形式,但也要尊重已有的形制。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