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最早由漢族人發明 蛋上裂縫含哲學道理

今年新茶剛上市,茶葉未火,“茶葉蛋”卻先“紅”了起來。眾多網民在微博上“曬蛋炫富”,使得普普通通的茶葉蛋一下子成了“炫富神器”。

 

事出有因。近期的“茶葉蛋”事件源自台灣一家電視臺2011年播出的一檔綜藝節目。節目中,嘉賓在聊到茶葉蛋時竟稱,大陸百姓收入非常低,根本消費不起茶葉蛋。這期節目之所以被大陸網民“冷飯新炒”,原因“你懂的”!

 

言歸正傳。最早由漢族人發明的茶葉蛋流傳甚廣,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言:“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只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做點心。”由此推斷,早在清代茶葉蛋就不是什麼稀罕食物了。七十開外的父母也説,即便在缺吃少穿、食品憑票供應的年代,廣大的鄉村和小城鎮居民逢年過節最不缺的就是茶葉蛋。所以,茶葉蛋這種庶民小吃雖然緊密連接著生活,但並非是經濟生活數據的指針。

 

我記憶中煮茶葉蛋用的茶葉皆為陳年粗茶。由於家鄉只産茶葉,母親制的茶葉蛋自然採用的是前一年的老茶片,為去掉綠茶久煮釋出的苦澀味,母親煮茶葉蛋時一般都加入一些八角、小茴香、桂皮、胡椒、生薑等香料。這樣煮出來的茶葉蛋,不僅鮮美嫩滑、芳香可口,而且其泡在滷水裏放入冰箱中,可以保存數日。

 

有人把茶葉蛋上升到哲學的高度,稱那裂縫乍看似毀壞、似傷痕,其實就是茶葉蛋之宿命。而人生恰如茶葉蛋,從來就不缺乏損傷與苦澀——那些裂痕,那深褐紋路的表皮像歲月的皺紋和生活的歷程,深刻、實在,飽滿著記憶之味;偶有的傷痕與毀壞,恰像烹煮的茶葉,略帶苦澀、苦中帶甘、苦中作樂,唯裂痕越多越能入味。

 

我覺得茶葉蛋顯示的不僅是健康飲食的智慧,更是一種飲食文化。眾所週知,幾千年前出版的《神農本草經》謂:“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可以説,茶葉最早是以藥材身份出現的。唐代《本草拾遺》稱茶葉為“萬病之藥”;明代醫藥大師李時珍曰:“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火降則上清矣。”現代醫學也認為,茶葉中,茶多酚能溶解脂肪,可以降脂,是減肥的良藥;咖啡鹼和茶單寧有預防冠心病的作用;鞣酸能抑菌、消炎和抗衰老。另外,茶葉中還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十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所以,古人早就從強身健體的角度總結道:“得與天下同其樂,不可一日無此君。”由此可見,茶葉入菜、茶葉煮蛋,不但可以保健,還能去病,用現代時髦的話説,茶葉蛋是一種早被民眾認可的綠色健康食品。

 

話説回來,茶與蛋組合在一起,也傳遞出植物與動物、葷與素的巧妙融合,反映了國人講究平衡的智慧,展示了國人崇尚自然的美德。如此説來,吃茶葉蛋也許還有懷古和返璞歸真的諸多功效。每天早上步行上班,沿路看見那些急匆匆趕路人手裏拎著的茶葉蛋、豆漿,就覺得茶葉蛋是一種最有群眾基礎的平民食物,它早已根植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裏。故而,稱大陸老百姓消費不起茶葉蛋之人,應該好好地溫習茶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