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七連拋”引外界猜測分析稱抄底歐洲正當時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4-16 10:56:48 | 來源: 新華網 |
近日,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獲批在倫敦興建房地産項目。而本月8日,李嘉誠次子李澤楷以9.28億美元出售其掌控的盈大地産旗下北京盈科中心。至此,從去年8月開始,李家在內地和香港已上演“七連拋”,“一拋一入”之間引發了市場的相關猜測。
除了接連出售資産套現,長和係更不斷探討將資産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不僅有意分拆電能實業旗下的港燈以股份合訂單位形式在香港上市,還考慮將和記黃埔旗下屈臣氏部分業務進行公開招股,並保留控制權。
頻頻行動自然惹來市場對其撤資的憂慮。和記黃埔曾在去年7月發表公告,強調公司無意從香港撤資,市場猜測毫無根據。李嘉誠本人更多次否認,回應是正常的商業活動,請外界不要胡亂推測。
他曾表示,過去10多年,集團至少在4個國家出售了價值數千億港元的海外電訊業務。在將來,也不一定只出售香港及內地項目,還可能會出售部分外國項目。
分析人士還指出,李嘉誠是跨越週期投資的高手,每次都能獲得超高利潤,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之前出售上海靜安寺附近寫字樓就是很好的案例。由於未來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亞洲房地産和資産價格可能將有劇烈波動,所以李嘉誠在內地開始接連出售房地産項目。
“我相信出售百佳超市等計劃是李嘉誠的商業決定。”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譚桂常表示,香港零售業已到了一個瓶頸,大幅增長的機會已經不大。在商言商,應該想辦法謀求更高的回報。
譚桂常表示,李嘉誠在歐洲投資的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即使在經濟不好的時候,也是有需求的。實際上,李嘉誠的跨國投資早在25年前就已經啟動。如今,和記黃埔集團在全球52個國家經營多元化業務,包括港口及相關服務、地産及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以及電訊,全球雇用約26萬名員工。
也有人認為,對內地及香港資産的出售,是李嘉誠為投資歐洲市場而籌備資金。由於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的影響,歐洲資産估值被大幅調低。香港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眼下歐洲經濟已經見底,抄底正當其時。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