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特展將亮相台北故宮 將展出70件院藏作品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21 10:19:55 | 來源: 廣州日報 |
明 唐寅 《陶榖贈詞圖》 中國畫
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院藏明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作品數量豐富,品質均美,自今年1月起就陸續推出明四大家系列特展。繼第一、第二季沈周、文徵明之後,第三季將推出唐寅書畫特展,於今年7月4日至9月29日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唐寅(1470-1524年),庚寅年生,肖虎,故名寅。初字伯虎,後更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江蘇吳縣(今蘇州)人。少時天資聰穎,十六歲入學,童試第一,補蘇州府生員。受文林、王鏊、楊循吉等吳中翰林前輩提攜,又與都穆、祝允明、文徵明一起倡導古文辭,並稱“吳中四才子”。明弘治十一年,唐寅應試于應天府(今南京),中鄉試解元第一。翌年參加會試,遭受舞弊牽連,被罷黜下獄,謫為吏役,恥不就。唐寅經歷科場起落,看透了功名利祿,於是遠遊閩、浙、贛、湘,後以筆墨謀生。明正德九年(1514年),唐寅應江西寧王朱宸濠厚聘前往南昌,後察其所為不法,佯狂被放歸。唐寅數次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貧病交加,晚年寡出,後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病逝,得年五十四。
唐寅工詩善畫,年少時與祝允明、文徵明、張靈為友,留下許多詩畫唱和之作。畫學沈周、周臣,對南宋院體著意頗多,又廣泛吸收元代、明初文人畫傳統。
祝允明《唐子畏墓誌並銘》謂之曰:“其奇趣時發,或寄于畫,下筆輒追唐宋名匠。作品題材多元,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筆墨秀潤清雅,刻畫細膩生動,構圖匠心獨運。書畫取法元代趙孟頫,並上溯唐代李邕、顏真卿,以行書樹個人面貌,然為畫名所掩,傳世不多。”
此次特展,遴選出院藏唐寅與其師友作品,共70件。依主題規劃為“詩畫山水”、“仕女人物”、“花卉竹石”、“書法藝術”等四個單元,呈現其多樣化的風格特色,藉以彰顯唐寅的書畫藝術源流與成就。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