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人均讀書4.77本 與法、日、韓等國有差距
|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4-22 10:39:23 | 來源: 廣州日報 |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實施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1日在京發佈。調查顯示,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比上年增長0.38本,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首次超過半數,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比2012年增加0.13本,超五成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量較少。
據統計,2013年,人均報紙閱讀量較2012年的77.20期(份)下降了6.35期(份),期刊的人均閱讀量也比2012年的6.56期(份)下降了1.05期(份)。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統計數據均指成年國民的閱讀量,我國未成年人在2013年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6.97本,較2012年提高1.48本,其中,統計數量不含教材教輔類圖書。
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徐升國分析,雖然我國國民的閱讀量曾有過下降,但近年來還是呈現出穩步上升態勢,一是由於社會的發展,國民更加意識到閱讀對於個人提升的重要性,二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們的文化需求不斷增加。
“認為中國人不讀書的觀點並不準確,根據此次調查,按照每人一年多讀0.38本圖書推算,全國一年多讀了上億本書。”徐升國説,“但也必須承認,我們與法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均閱讀量比,還有不小差距。”
據統計,我國超九成有數字化閱讀行為的國民是49周歲以下群體,中青年群體是數字化閱讀的主力。但據中國新聞研究院院長魏玉山介紹,超九成的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者表示閱讀電子書後就不再購買其紙質版。與2012年相比,表示能夠接受付費下載閱讀的人數下降1.4%,為38.7%。徐升國認為,這一變化,除與國民長期以來習慣免費閱讀有關外,還與微信、APP閱讀等方式涌現有關。(記者徐硙)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受權發佈丨中國共産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2025-10-24
- “找回真正的歷史”,島內呼籲堂堂正正紀念光復80週年2025-10-24
- 兩岸出版界攜手合作,共促文化交流與民族復興2025-10-24
- 港珠澳大橋開通7週年 客流量超9300萬人次2025-10-23
- 韌性、活力、信心——海外人士解讀中國經濟“三季報”2025-10-23
- 共同銘記歷史 共襄民族復興——寫在台灣光復80週年之際2025-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