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毛筆抄“三國演義” 歷時4年宣紙用去1000張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5-20 14:49:51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5月18日,六旬老人陳琳用行、草、楷、隸四種書法完成了《三國演義》書法長卷的創作,該長卷每章一卷,總計120卷,總長度達6000米。陳偉東攝
甘肅省古浪縣陳琳退休後歷時4年用行、草、楷、隸四種書體完成了《三國演義》書法卷的創作,該長卷每章一卷,總計120卷,總長度達6000米。
現年六十多歲的陳琳,是甘肅省古浪縣土門鎮一名退休幹部,2007年其書法作品曾獲全國慶香港回歸十週年書法大賽金獎。
“退休後業餘時間充足,但也要老有所為。”陳琳決定堅持“愛好”修養身息,他説,《三國演義》全書62萬多字,4年來每天一筆一劃的寫,光四尺宣紙就用了1000張。
剛開始陳琳本想“能寫多少寫多少”,寫到接近第10回時,他忽然生出了成就感,決定堅持下去。然而,2011年底,陳琳突發高血壓中風住院,經過月余的住院治療,回家又療養了幾個月,期間生活不能自理,連握緊圓珠筆寫字都不能。
“忽然非常恐懼後遺症,害怕不能再執筆寫畫。”陳琳説,慢慢恢復後,他再拿毛筆,總嫌自己“寫得太差”。當時《三國演義》已抄寫了近百米,陳琳不停歇得練字,當水準恢復病前又提筆續寫三國。
陳琳的舉動,開始不被周邊親友理解,“寫這幅作品是為了讓人收藏?”“寫這些費時費錢,不划算”……質疑不絕於耳。但創作過程中,陳琳也收穫了許多同樣酷愛書法者的支持。陳琳説,當寫完最後一筆時,他感到“此生無憾”。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衝擊之下,如何辦好自己的事?2025-04-11
- 晶片國産化率超九成 全國首個“四算合一”算力網絡調度平臺建成2025-04-11
- 一館連兩岸 家書續情緣2025-04-11
- 臺青施品卉榮獲“南昌市三八紅旗手”表彰2025-04-11
- 台灣科技館首秀電博會 助推兩岸高新科技融合2025-04-11
- “逐夢浙裏·創享未來”2025兩岸青年微短劇網絡大賽啟動2025-04-11